大公網2月17日訊(記者周禮希)立法會致謝議案今日討論最後的「法治、管治、選舉及地區行政」辯論環節,多名立法會議員發言時均談及前公民黨成員曾健超被毆打案中七名警員案的判決。民建聯陳恒鑌指不少人對判決感到詫異,擔心將影響法治的公信力,同屬民建聯的周浩鼎認為判刑太重,新界西議員何君堯則認為律政司應盡快檢控發起「佔中」的人士,彰顯法律平等。
不少議員在辯論發言時,用相當多篇幅討論判刑。陳恒鑌指,有不少人對於判刑之重感到詫異,擔心法治的公信力受影響,因為有衝擊立法會的人只獲判社會服務令。陳指,這些人有意衝擊、破壞社會秩序,更打着「捨法取義」的旗號,最後卻因為法官相信被告真心為其政治理想服務而獲輕判,認為會向社會發放「擲磚可輕判,擲蛋要坐監」的錯誤訊息。他又說,相信「佔中」發動者最後會受到法庭判決。
周浩鼎認為法庭兩年的判決太重,認為「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輕則判罰社會服務令,重則監禁兩至三星期,認為判囚兩年和過去數年的量刑準則有距離,會令公眾有重判警員,輕判示威者的觀感,雖然他明白年青人獲輕判的法律準則,但指出警員在「佔中」期間長時間執勤,「精神和情緒都到了爆炸點」。他指,他作為律師評論法庭的判決必定遭人非議:「他們一定會說『周浩鼎你作為律師竟然質疑法庭的裁定』雲雲,但我除了律師身份,也有自己作為普通人的想法。」他又批評社民連梁國雄在警員被判刑後加以譏諷,「一沉百踩」的行為。
何君堯發言指,政府在「佔中」開始時展示了英大忍耐,警隊亦在事件中顯示了極高的情操。七警案如今判刑,他們要為做錯事承擔法律後果,因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當日發起佔中的三位首腦連同42名協作者導致79日的「雨傘革命」,卻未有承擔重大的法律後果。何認為律政司應立即行動,盡快檢控發起「佔中」的人士,否則公眾無法接受,對檢控部門會喪失信心。
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之後在辯論回應指,法院就「七警案」作出的判決在社會上引起廣泛討論,他明白社會關注相關案件,理解大家對案件的判決有不同的看法,但希望公眾明白法院有責任依據證據和法律作出判決,裁決並不否定警隊的貢獻,亦不代表社會不理解前線警員面對的壓力,希望公眾能尊重司法制度、司法獨立,以持平和理性的態度理解法院的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