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孫凌奕報道:港鐵縱火事件牽動人心。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伊利沙伯醫院副醫院行政總監何曉輝表示,在縱火事件中受傷的38歲台灣女遊客張欣茹情況趨穩定,但由於氣管灼傷腫脹,不可自行呼吸,仍需插喉呼吸。談及港鐵縱火案暴露港人缺乏避災意識,何曉輝指面對突發火災,要最先保護頭、頸和面部,因氣管燒傷會短時間致命,身體其他部位燒傷起碼沒有及時生命危險。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醫學專科學院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總監林楚釗稱,香港市民往往只會在發生事故後,「三分鐘熱度」的去了解和學習相關的防護知識,「過咗件事又覺得好和平」,提醒市民無時無刻都要有避災救災意識。
何曉輝建議,火災時濃煙向上升,逃生時盡可能貼近地面,且當大火燃燒雜物、傢具等,會釋放出一氧化碳和山埃,若隨身攜帶有手袋、背囊,可放於口鼻處,呼吸裏面的空氣,藉此減少吸入毒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