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近期就初中中國歷史科修訂課程展開諮詢,適逢香港正就興建故宮博物館進行諮詢,有望讓故宮珍品落戶香港。李偉雄認為,當局可在中史課程內,加入故宮建築和展品等元素,屆時配合故宮博物館的館藏,透過體驗式學習,推動歷史教育。
李偉雄說,教育局去年十月展開為期一個月的中史課程改革諮詢,提過要加強對中史科的師資培訓。他認為,故宮博物館若順利在香港落地,是提升香港人歷史、文化、藝術素養的機會,應考慮加強中史老師對中國藝術和中國文物的鑑賞能力。「故宮文物豐富,是重要的傳播文化藝術的方法,瓷器後面刻有皇帝年號,亦可帶出不同時代的歷史特色,如君權集中,透過文物簡述不同年代的歷史概念。」
他直言,香港歷史博物館一直以來很多好的專題,如兵馬俑來港展出、漢朝中西文化交流的文物,文化博物館亦舉辦清朝皇帝大婚的用品展覽、末代皇帝展覽,但入學校的推廣和導賞員皆有不足,「好多時放下學生自己看,無乜焦點聚焦讓學生看到,而博物館的導賞員不足,多靠退休人士和對歷史很有興趣的人維繫。」
缺乏導賞員,學生容易流於在展館走馬看花,老師也不知如何帶領。李偉雄建議,未來要在老師層面多做功夫,例如提供導賞培訓,讓教育界每間學校都有老師具備相關帶隊資格,可為學生起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