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死背單詞但學不好英語,是許多內地學生的煩惱
大清早練太極,總是在圖書館旁遇到我的學生,來回走動,拿着筆記讀單詞死記硬背,聲聲「COURAGE,C-O-U-R-A-G-E,勇敢……」。好像我們小時候背《木蘭辭》,「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一樣,痛苦萬分。追問原由,再三思量恩師教導,並引進於教育署學過的理論,我突然頓悟為什麼內地孩子學英語那麼困難!/愛德基金會(香港)總幹事 湯啟康
連跳帶奔,好像當年阿基米德找到浮力原理一樣,趕回宿舍,打開電腦,用了整個周末,寫下了合意的教案(這些內容是以後我在內地培訓英語老師的藍本)。其實英語和華語根本的差別,在於英語是聲音為本(PHONOLOGICAL),我對同學的簡單解釋是字的音節(PHONO)帶有邏輯(LOGIC),而華語是圖像為本(LOGOGRAPHICAL),本人膚淺的了解為:字是由很多小圖形(LOGO)組成的圖畫(GRAPHIC)。
英語音節帶有邏輯
看他們一臉惘然,我就舉了一個傻瓜字SUPERCALIFRAGILISTICEXPIALIGOCIOUS為例,急口令般讀完。同學掌聲雷動之餘,我把字分開音節SUPER-CALI-FRAGI等,提醒他們已見過SUPER-man,CALI-fornia等字,說明英語音節的邏輯。至於華語的圖像為本道理,我問班上的稀有動物(男生)他們成了家沒有,在幽默背後我說明古老農業社會,家裏娶了老婆(宀+女)就安心了。而家這個字是宀和豖的組合。要是宀裏有一口田,那就能成為富人。而田下用力的就是男人。
為了鼓勵他們多從聲音入手拼字,我解釋外國孩子拼音如APPLE,學懂AP-PLE兩個音節後拼長字如APPLY、APPEND、EXAMPLE、PRINCIPLE等,部分音節已有把握,故此,西歐孩童隨年紀,拼音愈來愈易,因為儲蓄了大量短的「聲音部首」,愈長的字愈多學過的音節組成,拼字應付自如。反觀內地同學,拼音只是念字母的排列。隨着單詞量增加,音節漸多,死記硬背就不管用,學新忘舊。學習就卡在念單詞,遑論學句法,文法、閱讀長篇,應付高考。
全英語的解釋後,部分同學還是似懂非懂。我惟有舉圓周率為例,在黑板寫了3.14159265,讓他們看了十秒,快速擦掉後要求他們念出來,大多同學都念錯了。我補充說就算0到9沒有邏輯的排列,已經那麼難記,試想26個字母,很多發音如B、C、D、E、G、P、T、V、Z相當接近,缺乏邏輯卻要死記幾千個單詞,能不叫苦連天?
突然間、那幾個每天早上碰見念單詞,幾乎絕望的女孩臉上好像燃起新希望。我乘勝追擊,請她們翻開課本,看最長最多音節的字,是否有點聲音的邏輯。看到全班同學如獲至寶,一一釋懷的樣子,我想我終於找到內地兒童學英語學習死穴何在!
懷着莫名興奮的心情走在回家路上,我下了大決心,決定要「提煉」更多「丹藥」,治理內地學生的啞巴英語症。
我在蕪湖的模糊日子(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