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2017施政報告前瞻/退保擬設資產上限14萬

時間:2017-01-06 03:15:29來源:大公網

  圖:張建宗表示,政府是全方位、全盤去看安老服務

  【大公報訊】記者張月琪報道:行政長官梁振英將於本月18日宣布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他早前表明會交代政府的退休保障方案。有消息指,政府將採用諮詢方案中的「有經濟需要」方案,於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之間多建一層援助,申領人士的入息和資產限制則會較早前提出的寬鬆,有學者估計可令最少50萬長者受惠。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未有評論有關方案,但強調政府有清晰方向。

  有消息指,政府會採用「有經濟需要」方案,但資產上限會比諮詢時建議的八萬元多,約為14萬;另外長津金額則維持不變,但調高資產限額,個人上限約30萬。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曾向政府提交退休保障研究報告,他表示,如果額外增加一層津貼,而該津貼的資產上限定為13萬至14萬元,以每月派發3400元計,估計可令最少50萬名正領取各種津貼的長者受惠,並認為是向「全民退保」邁進一步。

  勞顧會委員、工聯會鄧家彪指,有關方案未達到工聯會的理想方案,但明白政府考慮到長期負擔等因素。他又認為,於綜援及長生津之間多加一層,仍未能解決部分問題,例如部分長者於65歲後仍工作,一旦收入高於7600元便不能領取,再加上強積金實施十多年,部分「打工仔」戶口有一定儲蓄,若果資產限額太低,反而令部分長者不能受惠。

  張建宗稱,《施政報告》內容是保密的,不會評論任何揣測報道。他強調,政府很用心,亦高度關注人口急劇高齡化所帶來的部署工作,政府一定會做好所有的規劃和打好基礎,讓長者有豐盛的晚年。張建宗又指,今次政府是全方位、全盤去看安老服務,不單是津貼,也會看「四條支柱」,包括社會保障支柱、強積金支柱,還有服務和醫療方面,是一個全面審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