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屯門醫院臨床腫瘤科病房經理陳淑湞、營養師蔡映珠、副顧問醫生吳雲英、註冊護士羅錦璇
【大公報訊】記者孫凌奕報道:頭頸癌病人接受電療,相當於被十個太陽直射皮膚,容易出現口腔及咽喉黏膜發炎疼痛,甚至喪失味覺,體重急降,嚴重可致命。屯門醫院推行口腔護理教育計劃,由護士深入了解病人情況,度身訂造護理方案,有患病農夫獲提點,用自家種植的蘆薈護理皮膚與口腔。
屯門醫院於2015年9月推行口腔護理教育計劃,今年有70至80人參與。屯門醫院臨床腫瘤科註冊護士羅錦璇表示,護士於病人開始電療或化療前,向他們講解療程副作用,透過病人填寫的問卷、病人接受治療後的會面,跟進了解病人自身及家庭情況,為他們個別制定護理方案。
有調查顯示,17%的頭頸癌病人於完成治療時,體重下降逾10%。60多歲的何伯是農夫,患鼻咽癌而需化療和電療,醫療費對他已是沉重負擔。護士得知他有種植新鮮蘆薈,提議他就地取材,不用花錢買護膚產品,直接用新鮮蘆薈黏液塗在電療皮膚部位,再把凍蘆薈肉含在口腔,緩解疼痛。電療後兩周,他已可正常吃飯。
30多歲的阿麗患舌頭癌而需電療,她是單親媽媽,撫養一名五歲孩子,還要侍奉年老雙親,姐姐也患癌症正接受治療。她住80方呎的劏房,家無雪櫃,無法保存冰凍食物。護士將阿麗轉介社工跟進,並建議她每天電療後,回家途中買雪糕、冰條或豆腐花吃。
屯門醫院臨床腫瘤科副顧問醫生吳雲英稱,中國人傳統思想以為身體不適時,不宜吃冰凍食品,但雪條、凍豆腐花等可助緩解疼痛,高蛋白質可促進口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