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朴槿惠悲劇」與韓國政體弊端/延 靜

時間:2016-12-20 03:15:54來源:大公網

  韓國總統朴槿惠遭國會彈劾,被停止行使職權,由國務總理代行其職務,韓國政壇亂局持續。曾幾何時,一位曾紅極一時、支持率高達50%以上的女性總統,落得民怨沸騰,支持率不及10%,被國會彈劾的下場,其悲劇不能不令人深思。

  朴槿惠悲劇的釀成,有各種原因,筆者不揣冒昧,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其一,韓國體制弊端的大暴露。

  韓國標榜民主,實行直選,言論自由,但政商聯手,官商勾結,是社會的一大弊端。這始於40多年前朴正熙總統執政時代,其後愈演愈烈,在政壇高層和企業高層間尤甚。韓國歷屆總統下場悲慘,多與其本人政治資金來源不明或其親屬涉嫌貪污賄賂醜聞相關聯,朴槿惠也不例外。隨着「閨密干政」事件調查的深入,七家大企業已被牽涉其中,更涉及去年七月朴槿惠會見大企業頭目,「逼迫」其向海外基金會捐款。也有傳聞「閨密」從中得到巨額好處,此事顯與朴槿惠不無關聯。出身貧困的在野黨領袖金泳三,1993年就任韓國總統時曾提出,他在任期間要堅決治愈「韓國病」,自己決不收取分文賄金,並為此作出不懈努力,但成果十分有限。而且他在任職最後一年,也因兒子涉嫌賄賂醜聞而悻悻離開青瓦台。朴槿惠的悲劇下場,決非偶然。

  其二,在國際局勢變化中失去方向。

  朴槿惠年輕時失去雙親,隱居生活二十年,是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亞洲金融風暴襲擊韓國時,踏着父親「發展經濟有功」的光環走上政壇的。不可否認,朴槿惠有一定的才智和眼光,也有獻身韓國發展的決心,任期前兩年頂住美國的壓力,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並毅然出席北京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活動,但在朝鮮半島風雲變幻中卻漸漸失去方向。今年年初,朝鮮進行了第四次核試,其後又多次試射彈道導彈,致使半島局勢驟然緊張,韓朝、美朝關係「一觸即發」。

  在此情況下,朴槿惠利令智昏,一頭倒向美國。韓國本來在引入攔導系統上持慎重立場,但其後放棄不談判、不製造、不引進的「三不」政策,同意與美國進行協商,7月7日竟與美國一起宣布,為應對朝鮮可能的挑釁,決定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朴槿惠的這一決定,在韓國內部遭到在野黨和很多政界有識之士的反對,特別是公布慶尚北道星州部署地後,當地上萬民眾上街集會抗議,部分民眾還到首爾集會示威。到10月,「閨密干政」事件暴露,其後調查逐步深入,朴槿惠被認為涉嫌其中,上百萬民眾上街集會遊行,要求朴槿惠下台,在野黨聯合提出彈劾案,獲執政黨部分議員支持,在國會以三分之二多數順利通過,朴槿惠變成孤家寡人。韓國雖不是大國,但作為總統執掌一個國家,在紛繁的國際舞台上,如何掌握正確方向至為重要,朴槿惠的才智不足以掌舵,淪落可悲下場。

  其三,民眾運動具無比威力。

  韓國歷來有此傳統。早在1960年,數十萬民眾奮起,聲浪席捲全國,反對獨裁統治,把執政十餘年的李承晚總統趕下台。其後民眾運動也多次爆發,或反獨裁爭民主,或針對當局不當決定。這次針對朴槿惠的民眾遊行集會,聲勢更加浩大,連續幾個周末,都是上百萬人參加,而且全國十幾個城市都有示威活動。也是民眾對朴槿惠上台經濟下滑、就業困難、收入減少的集中反應。朴槿惠坐不住了,先後三次發表談話,向國民道歉,但不但沒能平息民怨,反而要求她立即下台的呼聲更大。朴槿惠自知已無能為力,在被彈劾前夕明確宣布,明年4月提前下台。但民眾運動並未結束,現正通過遊行集會,要求憲法法院盡快認可對總統的彈劾而不要拖延。民眾運動再次顯示出巨大威力,也是大韓民族剛毅頑強性格的體現。

  朴槿惠悲劇釀成,教訓十分深刻,令後人警醒。   

原資深外交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