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淵滄
十二月十四日美國聯邦儲備局決定加息零點二五厘,港元與美元掛鈎,很自然的港元拆息利率也會上升,美元加息及對未來的加息預期使美元匯率上升,創十三年新高。同樣的,港元匯率也跟着急升。目前,美國投資界正沉醉於特朗普概念中,因此,經濟增長良好,股市上升,香港沒有所謂的特朗普概念,經濟則因港元匯率上升而受打擊,股市下跌。
四經濟官員隨同上京
實際上,今日香港經濟很大程度是受中國內地的影響。過去幾天,中共中央正在召開中央經濟會議,為二〇一七年的經濟規劃定調,緊接着中央經濟會議之後,香港特首梁振英於十二月二十一日上京述職。據悉此次同行的主要官員是經濟與商務局局長蘇錦樑、創新科技局局長楊偉雄、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及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很明顯,與特首同行上京拜訪有關部委的四名局長皆與經濟房屋政策有關,相信也與這一次中央經濟會議的結論定調有一定的關係。在此次中央經濟會議上,首次出現「房子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的中央指導任務。過去幾年,梁振英也不斷強調房屋政策是他施政的重中之重。
梁振英宣布不再尋求連任香港特首之職。不過,這不代表他將什麼也不做,他依然會努力工作至任期結束,他依然會發表二〇一七年的施政報告,梁振英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依然是特區各級官員的工作指導,任何政策上的大轉變也應該等到新特首發表新的施政報告之後才展開,相信兩位特首也必定能做到完美交接。涉及權力的交接及政策的交接和延續性,也因此,梁振英此次上京述職是重要的,絕對不是上京打招呼說再見的交誼活動。梁振英此次上京相信會就政策的延續性與中央官員詳細談論,也因此,四名隨行上京的局長都與經濟政策、房屋政策有關。
梁振英宣布不尋求連任後,傳媒的焦點就是追問有興趣參選的人是否會重啟政改,是否會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幾乎沒有記者問起香港的經濟前景,似乎,香港傳媒界都以為香港經濟一片大好,沒有隱憂,這是錯誤的。香港經濟前景是充滿挑戰的、不明朗的,特別是美國特朗普上台之後,美國的經濟外貿及外交政策將會出現重大的變化,對全世界都有影響,也很自然地會影響香港,是挑戰也是機會。特朗普打算重新調整美國的國際貿易關係,他要吸引美國企業重新回到美國投資,他甚至想吸引外國資金到美國投資。日本SoftBank董事長孫正義不久前到紐約會見特朗普,會見後宣布將投入五百億美元投資美國,為美國創造五萬個職位,孫正義的投資建議公布後,SoftBank股價馬上上升,這說明了投資者是看好這項投機,也有人猜測特朗普可能提供稅務優惠給SoftBank。特朗普準備大幅度減稅,這是眾多美國總統不敢做的事。因為減稅一向被視為政治不正確,減稅會被人攻擊為向富有的人提供更多的財富,導致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香港應推減稅措施
不過,近日的中共中央經濟會議裏就提出了減稅降收費的指導思想,今年的經濟會議後發表的報告中,第一項工作就是「三去一降一補」。三去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一降就是降成本,而政府所應該做的就是減稅及降收費;一補則是扶貧,是長期該做的工作。如果美國減稅,中國內地減稅,香港是不是也該考慮減稅?很多年前香港企業稅是百分之十五,後來加到百分之十六點五。可是多年來沒有人建議減回百分之十五。多年來不斷的有人建議推行以優惠稅率來發展高科技工業。新加坡政府就是很成功地以優惠稅率吸引了高科技的投資,吸引了創新企業的投資,新加坡的創新與科技的步伐已經遠遠走在香港前面。此次梁振英到北京述職,創新科技局局長楊偉雄為同行的局長,相信是有一定的意義,香港是時候為創新科技提供稅務優惠了。
今日香港的房屋政策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目前代表香港樓價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是一百四十五點,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是一百點。香港回歸近二十年,樓價平均上升百分之四十五。近二十年來,香港特區政府所做的工夫並沒有白費。所謂樓價失控只是反對派政客及傳媒誇大其詞。實際上,過去二十年,內地樓價的平均升幅何止百分之四十五?香港的特別印花稅是有效的,是壓抑短期炒作的有效工具,值得中央政府參考。二〇〇九年金融海嘯至今,美元利率降至零,港元利率也只能跟,超低利率扭曲金融市場、房地產市場。現在,美國似乎正在走向率利正常化的道路,對香港而言,也是一項挑戰,正如中共中央這一次的經濟會議對房地產政策所要求的指導是:房價不該大升也不該大跌。
實際上,香港房價真正失控大升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回歸前,那是港英政府,特別是彭定康政府刻意製造的計時炸彈,讓回歸後的特區政府引爆,引爆這特大的泡沫當然是痛苦的。為免目前的房地產泡沫繼續擴大,儘管只剩半年的任期,相信陳茂波、張炳良兩位局長依然會努力地尋找土地發展,會努力地建公屋,會繼續注視房價的變動而推出適當的措施。這一次他們兩人跟隨特首上京與中央政府官員交流是有益的。
今年中央經濟會議,「三去」的工作除了去產能、去庫存之外,也包括去槓桿。長期以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證監會對槓桿的控制是有一定的心得。滬港通、深港通都有助兩地互相交流監管的心得。去年,內地發生非常嚴重的超高槓桿炒股事件。泡沫爆破之後,股市傷亡慘重,但是槓桿買賣依然是屢禁不絕,畢竟,人類天生是貪婪的,貪婪的人性使得人人想一夜發達,想利用槓桿投機發達。因此,去槓桿政策從去年開始,至今不變。
(作者為資深評論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