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V city舉辦「有機耕種同樂日」。公司供圖
大公網12月19日訊(記者林靜文)「有機耕種」近年愈為本港市民所認識,但大部分市民對於有機耕種的認知,甚至其背後的意義亦不甚了解。為喚起市民關注「有機耕種」及提倡「家居有機耕種」概念,屯門V city舉辦「有機耕種同樂日」,特別邀請了生態學家張瑪珊、有機農夫黃如榮及家居有機耕種專家林艷秋,他們透過生態教育、有機耕種和酵素製作等資訊及心得分享,為大眾帶來新的觀念及訊息。
有機耕種其實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之一,既可推廣綠色生活,又可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本地產品的選擇。張瑪珊向在場人士講解有機耕種對環境保育及糧食供應的貢獻,並分享香港生態教育的情況。同為綠色級大獎得主的黃如榮,攜同其有機耕種的成果──近1米長的粟米及1尺長的西蘭花到現場,與在場人士分享其作為香港有機農夫的苦與樂。
另一方面,林艷秋向現場觀眾分享在家居,甚至辦公地點開展有機耕種的心得及體會。她更即場示範如何利用檸檬皮、橙皮,以及蔬菜花朵製作成酵素,讓廚餘也可以轉化成天然、環保的家用清潔劑。
現場更設天然酵素製作示範及有機蔬菜耕種工作坊,讓觀眾親身體驗有機耕種的樂趣。參加者將親手製作的小菜盆,如豆苗、櫻桃蘿蔔等小型農作物帶回家中,正式開始並實踐有機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