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評委紀連海認為,港生對國情知識是熱情的/大公報記者 黃洋港攝
【大公報訊】記者楊州報道:連續六屆擔任國情大賽的評委、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歷史教師紀連海認為,決賽整體做得一屆比一屆好,愈來愈精彩,個人賽有位小學生的表現,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紀說這位同學在搶答環節不停按搶答鍵,搶答特別快,回答亦正確,最後還奪冠。但據紀連海所知,學校原先的主力並不是這位學生,但因主力被淘汰,才成為學校唯一的選手,這位同學的指導老師亦覺得奪冠有難度。
對於選手的表現,紀連海單憑小學組及中學組學生的回答狀態,就看得出他們有備而來,基本上他們都能說出正確的答案,關鍵在於手快不快。紀對六屆比賽作一小結,「比賽愈來愈好,學生準備愈來愈充分,大賽達到當初設想的效果」。他續說,比賽題目看到內地與香港的中國歷史教材不一樣,比賽涉及的題目亦有些是內地生不知道、未接觸過的,例如孫中山就讀的中學。他又感受到港生的中文、歷史及地理知識基礎扎實。
紀連海認為,港生對國情知識是熱情的,因為參賽組隊逐年增加,他們的分數亦一年比一年高,說明國情知識的影響力愈來愈大。他稱,大賽短期成效是競賽,但長期則影響學生的未來,但他告誡大家「不要急於求成」,據他觀察,有往年的參加者特意到決賽會場看比賽,反映大賽已取得一定成效,深信未來會更好。
吉祥物大熊貓 加強身份認同
樹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區志堅認為,同學的成績不斷進步,尤其是今屆題目偏重文學、歷史及地理,內容更集中及深入,但不少參賽學生「未問完已答到」,反映他們的基礎知識相當豐富。區稱,國情教育令學生充分把握到國情知識,他看到中學組搶答環節靈活,大家都想奪取回答權,從而感受到參賽者的主動及積極。
談到參賽者的不足,區志堅認為有學生不知道部分地名,如邊疆等,反映出他們對中國地理知識有改進空間。區志堅又笑言,見到不少家長和孩子與吉祥物「紅喵」(大熊貓)合影,認為吉祥物有助加強學生的身份認同,而海報印有故宮、兵馬俑及天壇等,亦強化了國情教育的畫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