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錢家駒(中)奪得小學組個人賽冠軍,爸媽也樂於陪兒子舉起勝利手勢 /大公報記者楊州攝
【大公報訊】記者楊州報道:今年以小學組戰況最為激烈。先說個人賽,道教青松小學(屯門湖景邨)楊紫琦對戰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沙田)錢家駒,楊紫琦沉着應戰,錢家駒緊追不捨,隨着各回合推進,二人僅相差十分,最終錢家駒以310分勝出。錢家駒說是抱着學習心態來參賽,「沒想到能奪冠」,他比賽前進行了三星期的抽問訓練,決賽時覺得搶答環節最緊張,生怕答錯一題會被對手超前。帶隊的侯老師笑說,決賽前一晚與家駒通了個半小時電話,考察他是否準備充足。
至於小學組團體賽,道教青松小學、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和保良局何壽南小學三隊一較高下。比賽十分緊湊,保良局何壽南小學於第二回合時開始微微領先,最終以380分勝出,隊長林君彤、隊員林悅晴和黃雅珊都說,為了衝刺,她們決賽前晚在圖書館加操四小時,分工查閱參考書目。林君彤自覺「決賽表現出色,雖然有些心急,但勝在自信心強」。
中學組比賽則高手如雲,最終聖言中學包攬個人賽及團體賽冠軍:中四生陳永泰以320分勝出個人賽;校隊則以320分穩操勝券奪得團體賽第一名,喇沙書院與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得分相同,最終再經一番龍虎鬥,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奪得亞軍。
聖言陳永泰 理科生愛上歷史
陳永泰是聖言的理科生,坦言因獎金吸引而參賽,「但備賽過程中,了解到歷史十分充實」,歷史老師對其參賽十分支持。問及書券將怎麼用,他說考慮買些歷史書。
聖言中學隊長李永青以平常心對待決賽,他說與隊員除閱讀大會指定參考書,亦會在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增加基礎知識。隊員之一、讀中三的關毅博說對歷史感興趣,期望藉參賽增廣見聞,「搶答環節怕答錯扣分」。另一隊員梁蔭康則通過參考書目,了解到古代詩詞,激發興趣,他會繼續學習更多詩詞,相信會對中文寫作有很大幫助,希望將來能夠考入大學攻讀文學。
樹仁吳艷羚 不變應萬變建功
大學組方面,個人賽冠軍是樹仁大學中文系三年級生吳艷羚,團體賽則由中文大學奪冠。第一次參賽的吳艷羚覺得部分題目很難,例如「編鐘」,不是專門研究未必知道答案,她的策略是「以不變應萬變」,面對沒有把握的題目便不搶答,遇到懂的題目則必定搶答。吳又謙說能夠奪冠,可能是對手狀態不好,並非是自己比別人懂得更多。
團體賽冠軍的中大隊,其中鍾健文是去年個人賽亞軍得主,今年組團再接再厲,矢志摘冠。鍾說比賽準備期間遇上考試時段,但每日仍會抽出一、兩小時,閱讀大會指定參考書目,以應對非題庫題目,亦會緊貼了解時事,相信會有助答題。他認為,香港多以漢族為主,而國情大賽有助了解更多不同民族及其風俗,「最重要是對國家有一定了解及認識,亦能向外國人介紹自己國家文化及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