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待下任特首解決的問題/王惠成

時間:2016-12-12 03:15:50來源:大公網

  特首選舉將於明年3月舉行,現階段雖有候選人宣布參選,但能否取得150名選委支持而「入閘」,仍屬未知之數。坊間熱門或具往績的候選人,卻遲遲未宣布參選。現時,香港面對連串問題,急需一個有能力和承擔的特首,帶領我們走出困局。筆者寄望預備參選的候選人,能夠慎重思量有何妙計良方解決問題。

  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各方面的發展均處於世界前列位置。過去十多年,香港先後經歷金融風暴、「沙士」等衝擊,但在中央一系列挺港措施支持下,總算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危機。在各方的努力下,近年香港的經濟環境已逐步改善,並處於全民就業的狀態。不過,香港屬於外向型經濟,隨着環球經濟前景持續不明朗,加上內地訪港旅客不斷減少,香港經濟面對不少挑戰。

  事實上,相較其他大城市,香港的優勢正不斷縮減。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早前公布的《2016-20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由去年的第七位,下跌至今年第九位。其中,報告顯示香港創新方面位列全球二十七,遠遜於周邊城市。香港缺乏創新能力,可以預見的是,若再不急起直追,恐怕只會逐步被邊緣化。

  現時社會積累了各種各樣的矛盾。資源分配不公,貧富懸殊依然嚴重;樓價不斷飆升,市民上車「無期」,被迫承擔高昂租金。人口逐漸老化,衍生安老、退保等問題。普羅市民的生活質素不斷惡化,繼而積聚不少怨氣,整個社會瀰漫悲觀的情緒。

  作為未來社會棟樑的年輕人,亦苦無出路,困惑重重。社會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即使擁有大學學位,亦不代表能夠覓得理想、穩定的工作。中學或副學士畢業生的前途更黯淡,只能從事低技術的工種,工資微薄。年輕人不敢奢望擁有自己的居所,也看不到未來發展的機會,於是對社會產生不滿,轉為用其他方式發泄,部分更走上街頭抗爭,冀改變現狀。

  回望香港的政治環境,着實令人憂慮。過去兩三年,社會爭拗不斷,香港發展停滯不前,周邊城市大有迎頭趕上之勢。自「佔中」後,社會撕裂日益嚴重,對立情緒升溫,矛盾日益尖銳。特別在政改方案被否決後,行政立法關係更形惡劣。

  現時,一切議題均被泛政治化,動輒上綱上線、無限炒作。即使是涉及經濟、民生、醫療及教育等項目,亦無一幸免。議會內爭拗不斷,「拉布」無日無之,建制與「泛民」陣營針鋒相對,令多項撥款遲遲未能通過。政府施政舉步維艱,屢受阻延。

  至於「港獨」意識抬頭的問題,亦值得關注。近年在不少遊行集會中,部分人高舉港英旗幟,並提倡「香港建國」。有組織公然進入校園宣揚「港獨」,荼毒莘莘學子。「港獨」是分裂國家的行為,涉及主權和國家安全問題。幸而最近人大及時釋法,平息宣誓風波引起的紛爭,令立法會回復正常運作,香港才可繼續前進。

  展望香港的未來發展,下一任特首須繼續與中央保持密切關係,令本港經濟能隨着內地發展而蓬勃。同時,要好好處理兩地之間的矛盾,化危為機。熱切期待有信心解決以上問題的候選人,能夠盡快宣布參選。   教聯會副主席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