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團體促建紀念館了解日軍侵港

時間:2016-12-09 03:15:18來源:大公網

  圖:葛珮帆指中史科課本的歷史不能只有香港繁榮一面\大公報記者楊州攝

  【大公報訊】記者楊州報道:七十五年前香港遭受日軍猛烈進攻,十八天後失守,使當年十二月變成香港「黑色聖誕節」,至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那段時期被香港人稱為「三年零八個月」。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昨日舉辦報告會,講解被遺忘的南石頭大屠殺、香港「慰安婦」及日本軍用手票等歷史事件,倡議在港成立「南石頭粵港難民營紀念館關注組」,促進香港落成其紀念館,讓更多香港市民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慘劇。

  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聯同香港海珠區各界聯會、香港索償協會、「歷史監察,網民自發」等團體,昨日在港島各界聯合會會所舉辦「日軍入侵香港暴行報告會」,向逾百名香港市民講述日佔時期所遭受到的暴行,如威逼香港婦女當「慰安婦」(日軍強徵的性奴隸),甚至是鮮為人知的南石頭集中營殘殺十萬港人等。

  南石頭大屠殺 港人數目大減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南石頭大屠殺》作者譚元亨,引述書中所講的背景資料,他說,1941年香港淪陷前的人口約有160至200萬人,但到1942年僅剩98萬人,並逐年減少,1945年更跌至不足60萬人。他認為,在日佔期間,日軍為減少香港人口,用盡所有辦法,包括屠殺、逮捕青壯年運往荒島及將逾十萬香港人誘騙至珠江口南石頭等。他續說,日軍波字8604部隊在南石頭難民收容所進行細菌實驗,甚至活體解剖港人等。

  譚元亨表示,該批港人在日軍誘騙下送到南石頭難民收容所,成了細菌試驗與活體解剖的白老鼠。他說,曾參與過該場細菌大屠殺的日軍老兵丸山茂在懺悔證詞中揭露內幕,據丸山茂講述,日軍波8604部隊不僅用細菌屠殺難民,還進行殘酷的活體解剖實驗及細菌病毒傳播,亦興建兩個化骨池處理屍體。

  出席報告會的香港索償協會會長劉文表示,日佔期間日軍為了籌資購軍火,不惜以殺頭要挾港人,迫使港人用港幣兌換軍票。他稱該會在冊登記會員共涉及3500個家庭,所持軍票總額達5.4億日圓,迄今仍未兌回半分。他說,香港回歸後,曾尋求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向中央政府請求協助向日本政府索賠,時任中國駐日本大使王毅亦就此與日方交涉,但無結果。

  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吳軍捷表示,近十萬香港人生命被隨意踐踏、被當豬當狗殘害宰殺。他強調隨着時間推移,難民營遺址已基本不復存在,老一輩證人及證據亦不斷消失,罪惡或會永埋地下。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也出席報告會。她表示,聽完教授分享才得知香港有這麼一段沉痛歷史,認為了解歷史有必要,而中史科課本的歷史不能只有香港繁榮一面,亦要有慘痛一面,讓年輕人了解苦難及屈辱同樣重要,年輕人才能珍惜現在擁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