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學習計劃」邀曾鈺成任嘉賓 與學生細訴成長艱苦跌宕經歷

時間:2016-12-02 21:51:01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12月2日訊 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賽馬會美荷樓香港精神學習計劃》 (下稱「學習計劃」),透過免費教材、導賞美荷樓、徵文比賽及「星級嘉賓」講座,以美荷樓及公共屋邨的故事,為本港學生的品德及個人成長提供正面的學習楷模。2016-2017學年首次的「星級嘉賓」講座於今天舉行,並邀得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擔任主講嘉賓。

  是次為學習計劃的第九個「星級嘉賓」講座,藉着各嘉賓分享其成長故事,帶出他們拼搏奮進的香港精神。在今天的「星級嘉賓」講座上,曾鈺成與一眾來自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的中六學生分享其年少時成長的艱苦歲月,以及從政多年的深刻經歷,從教師到校長、從議員到主席,及現時為大學榮譽教授、香港願景計劃的召集人等不同的人生體驗。

  曾鈺成雖未住過公屋、徙置大廈,但家境亦不富裕,自小一家五口在西環一棟狹小擠迫的舊樓生活。他憶述當時家裏沒有水廁,媽媽每晚都要把夜香搬出門外,惡臭難頂。他亦曾親眼目睹父母向人借錢,才能捱過艱難日子。

  讀書方面,曾媽媽非常緊張兒子學業,每天晚上都要求曾鈺成對着當天的上課時間表,把上課內容從頭到尾背誦一次,才讓他上床睡覺。當中過程枯燥乏味,所以年少的他跟其他孩子一樣,對溫書、做功課毫無興趣。直至小五、小六,曾鈺成才開始發現英文和數學好玩之處,漸漸培養出學習興趣。

  曾鈺成又與台下同學交流互動,訪問同學們平常有什麼興趣,加上自身的例子,指出「凡事總有一個過程,無論是玩運動、音樂還是藝術,開始的時候總是不容易,而且一定會有艱苦練習的過程。」他又引用名著《Outliers》中的10,000小時定律,分享自己幾十年來最大的體會,就是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但有勞便一定有獲。

  分享後段,他又提到自己加入政界多年,有一段時間不論是自己還是黨友,每逢參選必定落敗收場。但今天再回望之時,卻覺得是難能可貴的經歷,因為正正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塑造他的抗逆能力,令他學會「認輸」和面對失敗。他藉此勉勵一眾應屆文憑試考生,要堅守香港人的核心價值 - 靠着自己的拼搏努力,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