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1月29日訊 卵子質素是決定女性受孕及胚胎正常生長的關鍵因素,隨着年齡增長,卵子質素亦會隨之下降。根據國際數據,全球至少有1%女性有卵子過早老化的問題,可導致受孕困難及過早更年期。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研究運用「單細胞基因技術」,從卵母細胞抽取脫氧核醣核酸(DNA)及核糖核酸(RNA)以了解其基因標記,尋找導致卵子老化的成因及相應治療方案。研究團隊較早前已運用此技術完成小鼠及人體樣本實驗,現將推行全球首個全方位研究,並公開招募卵母細胞捐贈者。
港人愈趨遲婚及遲生育,根據政府統計處2012年數字,女性生育年齡中位數由1981年的27歲,於三十年後上升至31.9歲。由此趨勢預測,在不久的將來超過一半懷孕婦女將會是35歲或以上的高齡產婦。雖然現今醫學昌明,但高齡產婦比一般年輕婦女需要承受較高懷孕風險,懷有畸胎的機會亦較高。此外,正因婦女的生殖潛力會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部分人會尋求人工受孕等輔助方法以助圓夢。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教授李天照表示,雖然人工受孕有助高齡婦女提高成功懷孕的機會,但由於現今還未有精確檢測卵子質素的方法,導致部分接受人工受孕的婦女承受不必要的程序及增加懷有弱胎的風險,年輕婦女亦可能因為卵子過早老化的問題,比一般人較難受孕或出現過早更年期。
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及婦產科學系於一年前開始研究運用「單細胞基因技術」來檢測卵子質素。研究團隊從實驗小鼠的卵巢組織抽取一粒卵子,再由其卵母細胞中抽取DNA及RNA,運用「單細胞基因技術」尋找導致卵母細胞老化的基因特徵。初步實驗發現老卵母細胞的基因組標籤比年輕卵母細胞的有顯著差異;第二階段以人體樣本進行的實驗亦顯示同樣結果。
中大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李天立解釋,經過小鼠及人體樣本的實驗,他們相信「單細胞基因技術」在可見的將來會成為最精準檢測卵子質素的方法,「它有助我們了解有什麼基因疾病或缺憾會導致不孕或卵子過早老化等問題,從而尋找治療方法。但要將此檢測技術正式用於臨床還需要進行第三階段驗證實驗。」
中大現計劃啟動香港首個社區卵子捐贈計劃,公開招募30至45歲的女性捐贈卵子,以協助研究團隊進行第三階段實驗,搜集數據及尋找基因線索。李天立補充:「若成功招募足夠捐贈者啟動下一階段實驗,這個全方位研究將可幫助婦女們更有效地計劃生育或面對過早更年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