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選舉事務處昨日再接獲十九份提名表格,至今共接獲五十份提名表格。\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2025年立法會換屆選舉提名期10月24日開始,至11月6日結束。選舉事務處昨日再接獲19份提名表格,包括地區直選9份、功能組別5份,以及選委會界別5份。連同早前接獲的表格,共接獲50份提名表格。地區直選參選人紛紛提出扎根社區的政綱,功能組別及選委會界別參選人都從各自專業所長提出政綱,矢言推動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大公報記者 黃釔淼、李慧妍、吳俊宏
地區直選:
香港島西
黃秋萍
為社區「築橋」
香港島西參選人、離島區議員黃秋萍表示,離島區就是香港的縮影。作為東涌鄉事會主席及區議會交通運輸委員會主席,她每一天的工作,就是為社區「築橋」。她深信,真正的發展是連結城鄉、融合新舊,讓發展的成果被每一位居民共享,讓進步的腳步與保育傳承並行。
•香港島西地方選區已報名參選人還有民建聯陳學鋒、工聯會郭偉强。
新界西北
莊豪鋒
敢言做實事
實政圓桌新界西北參選人、實政圓桌地區總幹事莊豪鋒表示,會傳承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十多年的議會工作,而且投票時堅守立場,手口一致。他明白要與政府保持良好關係,以反映市民意見;同時又要敢於批評政府,言之有物,提出可行方案。希望市民支持他繼續爭取新界西北的交通配套、監察政府善用公帑,以及為新一代創造更好的香港。
甘文鋒
為港人服務
新民黨新界西北參選人、屯門區議員甘文鋒說,在地區深耕12年之後,認為這是一個成熟的時機,去爭取立法會的議席,在不同的平台去為香港人服務。
•新界西北地方選區已報名參選人還有工聯會陸頌雄。
新界東南
張美雄
代表年輕人聲音
無黨派新界東南參選人、西貢區議員張美雄表示,香港需要拚搏和團結的精神,希望進入立法會,代表年輕人的聲音。地區上仍然有很多民生的問題,香港的中產夾心階層面對「高樓價、高開支、高負擔、高稅率、低福利」,香港必須做好「一國兩制」,尤其是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陳志豪
致力改善民生
新民黨新界東南參選人、西貢區議員陳志豪說,今時今日的香港已基本擺脫「泛政治化」泥沼,能夠集中精力推動經濟發展及改善民生。他看到新界東南優美的地方,也看到未盡完善的一面。馬鞍山海濱長廊有沒有進一步優化美化的空間?屯馬線能否加密班次並且在馬鞍山段增設更多大型風扇及降溫設施?
李貞儀
接觸每位選民
工聯會新界東南參選人、沙田區議員李貞儀說,一直以來深深明白到社區工作絕不簡單,她和團隊會堅持事事親力親為,腳踏實地,真正落實做,積極做,感謝團隊夥伴的一直支持,讓社區工作的路可以越走越穩,越做越好。她會爭取與每一位新界東南選民面對面的接觸,更珍惜每一個爭取支持的機會。
•新界東南地方選區已報名參選人還有專業動力方國珊、民建聯葉傲冬。
新界北
曾勁聰
建美好社區藍圖
工聯會新界北參選人、北區區議員曾勁聰表示,在北區及天水圍深耕超過20年,對新界北的地區脈絡有深厚認識,熟悉每一條街道,亦了解市民的需要與期盼。他深信社區的發展必須以居民福祉為首位,未來將繼續積極推動康樂設施、交通網絡、醫療資源及社福設施全面提升,為居民建設更美好的社區藍圖,地區的聲音不能在議會缺席。
新界西南
張文嘉
民生放在首位
新民黨新界西南參選人、荃灣區議員張文嘉表示,多年來,她始終站在社區第一線,將民生放在第一位;在巴士站了解居民每日交通出行情況,到長者家中傾聽需要。她深信,真正的進步來自於與街坊同心同行,未來會繼續堅持「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的信念,廣泛聽取市民意見,再轉化為可落地的政策與服務。
•新界西南地方選區已報名參選人還有工聯會陳穎欣、民建聯郭芙蓉和盧婉婷。
新界東北
古偉冰
完善就業平台
工聯會新界東北參選人、沙田區議員古偉冰說,期望能在更大的平台上為市民發聲,以新觀點、新態度、新視野,為新界東北注入新動力,為更多家庭謀幸福。他會以務實的步伐,實事求是、拚搏民生,在未來會積極推動政府在就業、交通、醫療、安老等方面的施政,希望在地區積極完善就業平台,滿足打工仔的求職需要。
•新界東北地方選區已報名參選人還有民建聯陳克勤。
功能界別:
劉業強
推動北都發展
鄉議局
現任立法會議員劉業強宣布競逐連任,提出會以「堅守初心,扎根新界,服務香港,共創未來」為宗旨,將繼續捍衛新界原居民合法傳統權益,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完善新界交通與基建,改善鄉村環境,拓展鄉郊旅遊,為新界注入活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社區。他表示,「香港是家、新界是根」,冀凝聚社群力量,讓家園更美好、更幸福。
李廣宇
讓科技紅利惠民
勞工界
工聯會李廣宇提出以「科技賦能、服務為本」為理念,強調自己扎根工會近20年,具跨行業與科技專業背景,曾任香港IT人協會理事長,長年促進產業與工會連結。他主張為工友提供貼合職場需求的培訓,協助中小企與傳統行業運用科技轉型,讓科技紅利惠及每位市民。
•勞工界已報名參選人還有工聯會的蘇栢燦和林偉江。
朱麗玲
為業界爭取資源
社福界
民建聯朱麗玲報名參選社會福利界,她表示近年與不同界別同工緊密合作,獲業界認同。她長期關注基層民生與社會發展,期望將前線聲音帶入議會,推動切實可行的政策,為社福機構與從業員爭取資源與制度支援,並為弱勢社群發聲。
吳永嘉
推動工業旅遊發展
工業界(第二)
現任立法會議員吳永嘉報名競逐連任工業界(第二)功能界別議席,並以「以獅子山精神,譜寫工商名句」為競選口號,承諾繼續擔當業界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積極反映業界意見,共同開創未來。若成功連任,他將進一步強化工貿支援服務,積極推動創新科技發展,助力業界提升競爭力。他也將推動工業旅遊發展,為本地經濟注入新動力。
陳勇
發揮人大政協功能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及有關全國性團體代表界
民建聯陳勇競逐連任,期望可以繼續在新一屆議會內為香港和國家服務,與各界一起「拚經濟、謀發展、搞建設、惠民生」。其八大政綱包括:落實「一國兩制」與維護安全穩定;助力經濟,惠及民生;提速提效落實「八大中心」;推進河套與北部都會區建設;發揮全國人大、政協及相關團體代表功能;並「講好中國和中國香港故事」等。
選舉委員會界別:
柯家洋
發揮跨界連結作用
全國青聯委員柯家洋,長年投身醫療器械與生命健康產業,曾參與醫療科技、青年發展、社福等政策工作。他感謝不同界別選委與業界前輩支持,表示將把專業所長與市民聲音帶入議會,服務香港、貢獻國家、聯通世界,期望在選委界發揮跨界連結作用,推動醫療創科與公共服務改善。
郭志華
助中小企覓新機遇
商界(一)選委、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會長郭志華,提出「迎新機、拚經濟、創未來」。他表示,將協助中小企覓得新機遇,積極走出去,拓展海內外市場。並按飲食、零售等行業特性強化特色推廣,連結旅遊與商貿資源,帶動消費與就業。他表示,會多聽不同聲音,做好本分,與社會各界共同建設香港。
梁子穎
把「餅」做大惠各界
現任立法會議員梁子穎宣布由勞工界「換跑道」轉戰選委界,以「專業同行,守正創新」為競選口號。他說,競爭激烈但信心十足,會堅定實幹。強調自己來自工聯會,必會為勞工發聲,同時主張「共贏」思維,把「餅」做大,讓各界受惠。他續指過去在議會搭建跨界溝通平台,將延續勤勉作風,凝聚各界力量。
曾志文
深耕內地港人服務
工聯會副會長、粵港澳大灣區社會服務社總幹事曾志文,主打灣區融合。她表示,自己多年來深耕內地港人服務,堅持科學調研,走進不同社群、社區,聆聽民意。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對香港至關重要,希望在立法會這個更大的平台,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持續為灣區發展發聲。她相信,「灣區同行」,便可實現更多「共創共贏」。
何敬康
把香港建設得更好
新民黨現任選委會界別議員何敬康,以「令香港更自豪」為口號爭取連任。他表示,香港締造經濟奇跡,盼憑上屆經驗與新一屆同事及特區政府通力合作,積極反映民意、提升施政效能,把香港建設得更好。他引述前輩勉勵「樣樣做到好」,盼各界同行,讓這一代與下一代都以中國人、香港人身份加倍自豪。
•選舉委員會界別參選人還包括:吳傑莊、管浩鳴、梁美芬、林振昇、黃 國、馬光如、何君堯、陳恒鑌、陳仲尼、洪錦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