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左五)及多名高層昨日主持開幕儀式 大公報記者陳卓康攝
擁有130年歷史的山頂警署,今天首次難得對外開放,五天開放日預計可接待4000名市民參觀。走進充滿殖民地英式風格歷史建築內,可參觀香港碩果僅存的「消防手推車」,了解上世紀警察兼任消防的歷史,更可試坐警官舊式辦公室「肥婆椅」,與「大頭綠衣」自拍,懷舊一番。
大公報記者 陳卓康
山頂警署坐落太平山山頂道、歌賦山道之間,建於1886年,以取代俗稱「六號差館」的舊山頂爐峰峽警署,是全港地勢位置最高的警署,於1987年被列入三級歷史建築,2010年獲古諮會正式確認。時至今日,警署一側是介紹山頂歷史的展廳,另一側的辦公室和報案室仍如常運作,但不設羈留設施。
警署建築分為主樓、僕人房及廚房、營房、舊囚室四部分,屬維多利亞愛德華式新古典殖民地風格,早期英籍長官、印度裔「摩羅差」及香港魯警「山東差」均居住於此,30年代曾被颱風整座吹毀,抗戰時用作防空庇護站,香港淪陷後曾被日軍進駐。
昔警員兼任救火多賺五元
最矚目的展品是「消防手推車」,據稱是全港唯一一台,內藏有消防喉及古董消防燈。山頂警署指揮官張啟恆表示,1868年消防處成立前,警察要兼顧救火工作,當發生火警,警官敲打銅鑼召喚,警員就要推着木頭車拉喉出動,當時警察月薪約500多元,如兼任消防每月可多五元。其他展品包括長官巡房時警員鋪齊物品「擺房」的布置、懷舊木製傢具、警官洗澡的浴盆。
花園擺放150年歷史古炮
指揮官舊辦公室亦是另一必到拍照位,警方特別從警察博物館借來古董夾萬、打字機、電話、招待客人的「肥婆椅」等傢具,還原昔日指揮官辦公室的模樣。主樓外的花園擺放一枚逾150年歷史的英製古炮,於1960年出土,考古顯示於殖民地初期設於太平山頂瞭望台,當有郵船進入維港,開炮發射信號。大炮旁邊有一組山頂的立體模型,最早於1953年製作。
為慶祝山頂警署130周年,警務處首次舉辦對象為全港市民的開放日,今日及下月兩個周末及周日共五天舉行,警務處處長盧偉聰及多名高層昨日主持開幕儀式,並招待殘疾人士團體及警隊眷屬率先參觀。警員會穿上「大頭綠衣」等不同年代舊款制服與訪客合照,亦有攤位遊戲、警察樂隊及警犬隊表演,及展示不同年代警察電單車和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