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1月21日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出席九龍東區扶輪社第四十七周年慈善餐舞會,他提到,為了鼓勵跨界別協作,勞福局一直透過攜手扶弱基金、兒童發展基金、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等促進民商官合作的政策平台,持續幫助弱勢社群,構建社區資本。
張建宗提到,扶輪社的名字,正好有「扶」助有需要人士的意味;國際扶輪齒狀車輪標誌,意味民商官學研等多方合作,凹凸互補、服務社會的狀況。因此,在許多政府的跨界合作項目中,亦少不了扶輪社的參與。
他指,政府在二○○二年撥款三億元成立社區投資共享基金、二○一三年一月額外向基金注資二億元,透過在社區推行社會資本發展計劃,推動市民及社會各界發揮凹凸互補精神,從而建立社群互助網絡,讓個人、家庭及組織互相支持,讓社區能力得以提升。截至今年七月,基金已批出4億3,200萬元撥款,累積資助了323個計劃,動員超過65萬人次(包括約80 500名義工)及約8 700個協作夥伴直接參與計劃,成功建立約2 025個互助網絡。
另外,攜手扶弱基金自二○○五年成立以來,至今政府已注資共八億元,以推動跨界別合作,建立夥伴關係,共同扶助弱勢社群,加強社會凝聚力。在過往攜手扶弱基金的九輪申請中,共有169間非政府福利機構獲得基金撥款合共約3億7,888萬元,以推行816項福利計劃,超過1 370間商業機構參與計劃,受惠弱勢人士達100多萬名。不少商業機構熱心參與活動計劃,並提供企業義務工作,扶助弱勢人士。
張建宗期盼在未來的日子,與扶輪社的領導、社友透過攜手扶弱基金、兒童發展基金、社區投資共享基金等平台,保持緊密合作,共同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士,創造更多社會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