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民航處:新空管需時優化

時間:2016-11-21 03:15:07來源:大公網

  圖:民航處處長李天柱承認,航機「消失12秒」不理想/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民航處新空管系統上周一啟用,翌日便有飛機由香港起飛後,被發現在系統畫面極短暫「消失」。民航處處長李天柱昨天承認,航機「消失12秒」不理想,但當時仍可以目測方式監察航班,未有危害航空安全。事件原因暫時未明,他們已將數據交由供應商研究,而新系統亦需一年半時間作微調和優化。處方強調,過去一星期運作非常暢順,沒有因為系統過渡而帶來延誤。民航處前處長林光宇接受有關解釋,同意新系統要一年時間優化。/大公報記者 張月琪

  民航處新空管系統上周一(14日)正式啟用,翌日便出現「消失的航班」,有飛機由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起飛後「消失12秒」,引起外界關注。民航處處長李天柱昨日親自解畫。他稱,新系統由六月開始已分階段投入服務,運輸及房屋局的獨立顧問報告早前已證實,新系統是安全、穩定和可靠,遂決定於11月正式投入服務,在於11月天氣較穩定以及是淡季,方便讓人員熟習新系統。

  初期有機會出現特殊情況

  李天柱表示,航管系統是比較複雜的電子系統,即使同事盡了最大努力,全面運行初期仍有機會出現一些特殊的情況,但現時毋須延長為配合新空管系統而削減航班的安排。舊系統已採用接近20年,處方需要新系統以應付未來航空交通增長,在新系統投入期間,舊系統會備用六個月,並且作10天後備用途。他強調,新系統有多重備用方案,採用舊系統的機會極微,過去運作一直非常暢順。

  對於航班於雷達顯示屏幕「消失」了12秒,多於國際民航組織不多於五秒一次更新航機位置的指引。李天柱承認,今次「消失」12秒比較長,雷達一般每四秒更新系統一次,以往系統更新一、兩次已有資料。他強調,有需要時可由多雷達模式改做單雷達模式,便可即時看到飛機位置,管制前線人員會視乎情況決定有否需要轉換,經主管批准後,便可轉換成單雷達模式,惟當時情況認為無此需要。

  李天柱續稱,根據國際民航組織規定,在機場附近的航班需保持三海里間距,大約航行時間為兩分鐘。今次事件中,航班爬升到一、二千呎,即至大嶼山欣澳一帶,雷達失去畫面,但因該距離仍可以目測方式監察航班,以及有足夠間距,當局未啟用單雷達模式,在於沒有危害航空安全。

  民航處助理處長(航空交通工程服務)胡志光補充,即使舊系統亦時有發生「消失」情況,主要原因如應答機繁忙或壞了、雷達接收受干擾、受地勢影響等外來因素,都可能導致無顯示、錯誤目標或雙重影像等問題,他強調與哪個牌子系統或哪個系統無關。同時,新系統採用多重雷達信號以提升航機位置的準確度,進行同步(synchronisation)偶爾需較長一點時間。

  與氣象或特殊信號干擾有關

  新系統除了具備雷達監測,亦有先進衛星定位技術來判斷航班位置,不過,胡志光承認,技術現時只覆蓋香港飛行情報區250海里外的範圍,期望日後可以再改進。

  前民航處處長林光宇認為,民航處的說法可釋除疑慮。他說,「消失12秒」的事件可能與氣象或特殊信號干擾有關,而不是雷達偵測不到飛機,或中央系統接收信息有問題。林光宇補充,新系統運作初期有不暢順是意料中事,預計要用一年左右時間優化系統。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