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水庫現址及重置選址位置圖(發展局局長網誌)
大公網11月20日訊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指,搬遷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往岩洞能夠騰出四公頃用地,提供最少2500個住宅單位,供超過6000人居住,並提供社區設施,以及重置現有配水庫上的七人足球場等。政府將在未來一個月就計劃進行第二階段諮詢,預料明年年初完成可行性研究,如一切順利,儲水庫現址最早可於2024/2025,提供房屋及其他用途。
配水庫周邊環境(發展局局長網誌)
陳茂波指,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位處黃大仙北,岩洞則在黃大仙竹園北邨以北的山坡之內,搬遷計劃需考慮開發岩洞、建造通往岩洞的隧道、重置配水庫等,首階段公眾參與已在去年10月至今年1月期間完成,主要收集兩方面意見,一是關注建造岩洞及新配水庫工程對附近道路交通及環境的影響;其次是希望在規劃配水庫現址的未來用途時,須預留部分土地以增設該區的醫療服務及社區設施之用。
鑽石山食水及海水配水庫現址(發展局局長網誌)
他又說,在岩洞內設置配水庫在海外及本港都有先例,例如挪威早於1979年在Steinan的岩洞內建成儲水量達22,000立方米的配水庫;香港大學為騰出空間配合他們百周年校園的發展,在2009年把兩個合共12000立方米容量的政府海水配水庫搬遷到岩洞內,此舉不但開創了本港在岩洞內建設配水庫的先河,更可令附近的三座歷史性建築物得以保留,可謂一舉多得。
他續指,負責計劃的團隊已將首階段的公眾意見適當地納入初步建議內,準備在未來一個月就計劃進行第二階段的公眾參與,當局會對就配水庫原址日後的用途提出初步建議,但會保持開放態度,聆聽各持份者的意見,務求集思廣益,以充分善用這片珍貴的市區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