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香港好 港人爭上游

時間:2016-11-05 03:15:25來源:大公網

  文|資深測量師 邵志堯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曾說:「香港好,中國好;中國好,香港更好。」筆者當時煞費思量也想不出玄機,要到差不多十八年後才參透其箇中真諦。在九七時香港的影響力對中國內地還很大,香港自身和國際投資者為內地引入很多資金、管理和技術,令中國內地急速發展,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更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倒過來為香港安然渡過了零三年的沙士危機和零八年金融海嘯,至今香港的「更好」是建基於中國的「好」,這一個十三字的謎語要十幾年才可以知道答案,董政協副主席堪比再生劉百溫,留下推背圖給人推敲時局發展。

  很多人不明白既然香港好,為什麼港人那麼多怨氣?筆者嘗試用英格蘭超級聯賽和英格蘭本土球員作比喻以告知。英格蘭和西班牙是當今世界最高水準的足球聯賽,紅魔鬼曼聯隊的球員總價可達十億英鎊,全球隊隊員來自五湖四海,英國本土球員寥寥可數。筆者記憶所及,阿仙奴曾經整隊球隊出賽,竟然沒有一個是本土球員,令聯賽成功的主要原因,便是要容許國際化,但國際化是一個殘酷的淘汰賽,只有最頂尖的球員才有出場機會,強如英格蘭隊長朗尼,在摩連奴的麾下也只能作後備,要捱出頭來絕不容易。

  在此世紀八十年代,南華足球總會也曾經嘗試過為了給機會予香港本土球員而組織全華班,他們在賽前到了一趟荷蘭集訓,便以為可以打出「十上十落」的全能足球,但誰不知最終是唔上唔落,淪為降班球隊,要足總破例邀請挽留在甲組。

  上述兩個例子道出香港的現狀,香港猶如英超聯賽,全世界球員參與,英超的收入異常豐碩,如香港的經濟委實不差,香港股市由九七年只有兩百家增長到千多家,成交由幾十億增加至數百億,香港經濟在中國龐大體系得以成長,但港人一如英格蘭本土球員一樣,並未受惠於英超賽事一樣,很多本土球員僅能餬口度日,只有能成名的本土球星才能分一杯羹。

  港人也不能幸免,只有一小撮能抓住機會的人才能坐上這輛致富列車,沒有資產或未能抓住機會的人,怎樣辛勤也享受不到成果。頂級賽事門票也不會便宜,如同香港的樓價一樣也貴得可憐,只能說一聲時也命也,香港好而香港人不好,他們由於得了爛牌並希望推牌重新玩過也不無道理,筆者只能道出事實,並沒有方法化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