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秋意漸濃是跑步比賽高峰期,近年全城掀起跑步風。街頭巷尾更加了幼兒和親子賽,曾目睹不少親子賽,父母、家傭、祖父母一行幾人陪着只有三、四歲的寶貝一起參加比賽。家傭負責照顧小主、爸爸負責查詢比賽情況、媽媽負責拍照、祖父母負責看管物件,比從前小公主微服出巡還要架勢。
比賽開始,父母不斷在其旁搖旗吶喊,小公主跌倒了,父母喝令她立刻起身,「那裏跌倒、那裏爬起身」從此刻開始領悟;也有媽媽咆吼爸爸為何止顧看手機而令孩子錯過賽事。場內父母與孩子互動好看過電視的真人騷,畢竟真實得多!
每個人都懂得跑步,但又有多少人懂得享受賽跑過程?我非常鼓勵父母多帶小朋友體驗不同活動,增廣見聞,比賽氣氛熾熱,讓一家人齊感受也是一個特別回憶。跑步比賽必有成敗,家長重視比賽成績很易理解,特別是一班「證書黨」,成王敗寇自然是金科定律。
運動真正的意義是什麼?一年多前愛上長跑,由初初的兩三公里開始。長跑是一種耐力賽,需要慢慢練習和累積哩數,沒有特效藥也沒有捷徑,也讓我學會堅持和戒掉不少生活壞習慣。縱使我是素食者,體能也能應付自如。個人體會,先在某項運動中找到樂趣,把練習變成習慣,才慢慢參加比賽激勵自己前進,透過比賽壓力來提升能力和受壓量。如果一開始為了獎杯而戰,只會培養功利後裔,何來談尊重對手和體育精神?嘗試與孩子參加一次不計成敗的比賽,只求大家享受比賽過程,一起感受運動之美。
亞洲兒童教育協會主席 梁思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