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史學家促梁游向華人道歉

時間:2016-10-17 03:15:06來源:大公網

  對於青年新政梁頌恆及游蕙禎在立法會宣誓變「宣獨」,刻意將「China」讀成辱華的「支那」,甚至以英文粗口侮辱國家而全無悔意,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等發動「一群默默耕耘的歷史文化及教育工作者」,計劃明天於多份報章刊登聯署聲明,要求游、梁二人向全港市民和全球華人道歉,同時促請教育局重新審視年輕人錯謬的歷史觀念,全面於中學恢復「中國歷史」獨立成科,作為必修的國史科。/大公報 教育組

  「一群默默耕耘的歷史文化及教育工作者」,除了丁新豹(圖),還有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趙雨樂、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劉智鵬、前嶺南大學經濟系系主任何濼生、風采中學前校長曹啟樂及現任校長何漢權、浸會大學歷史系教授李金強及中國歷史教育促進會(香港)會長杜礎圻。三天之間,超過380名本港歷史學者及中小學校長、教師聯署。

  立會應拒不按章宣誓者就任

  針對梁頌恆和游蕙禎公然將China讀成「支那」。聲明指出,日軍侵華,肆意用「支那」來稱呼中國,是嘲諷中國人愚昧、劣等的辱華字眼,戰後日本政府已停用此詞彙,但仍有少數日本右翼分子刻意叫嚷「支那」。「中華民族始能巍然屹立於當今的世界,從此不再蒙受這種污名的羞辱,但今日竟有如斯狂妄無知的香港青年,把這歷史上的臭名拿到立法會上指稱中國,公然羞辱七百萬香港中國人和十三億祖國大陸同胞。是可忍,孰不可忍!」聯署者要求游、梁二人公開向全港市民和全球華人道歉,立法會主席亦應嚴正把關,堅拒不按章宣誓人士成為立法會議員。

  回歸以來,本港青少年歷史意識淡薄,是次梁、游以「支那」貶稱中國正是例證,「一群默默耕耘的歷史文化及教育工作者」就此提出,要求教育局重新審視年輕人錯謬的歷史觀念,從中小學的歷史科目入手,並聯袂專家學者,探求歷史教育不足之處,在中學全面恢復「中國歷史」獨立成科,作為必修的國史科。聯署者要求特區政府建立香港抗戰歷史紀念館,用多元形式開展國族教育,活潑闡釋中國文化傳承的要義,今後舉辦不同論壇,回顧中國抗戰歷史,總結教訓,保存與國族歷史教育相關的寶貴資料等等。

  促政府增資源支援歷史教育

  聯署人之一教評會執委、風采中學前校長曹啟樂接受《大公報》查詢時批評,事件反映梁、游兩人對中國歷史無知。事件更反映修讀中國歷史的重要性,社會必須正視。「本港年輕人對香港及中國歷史發展沒有認識,對自己的民族、國家認知片面,沒有認同感,當局應將中史科列為初中獨立必修科,以及增加投放資源,支援學界增加歷史教育。」

  另一名聯署人、中國歷史教育促進會(香港)會長杜礎圻表示,作為歷史教育工作者,明白「支那」的含意,就算外國人不認自己是中國人,也不會用此侮辱言詞形容華人。「梁、游二人歷史知識不足,只知『支那』一詞辱罵中國,不深入了解背後意思就口出狂言。現在愈來愈多青年對中國歷史了解不深,國家情感疏離,正因為歷史教育不足,建議政府早日將中史列為初中必修科,並給予足夠課時,讓香港年輕人提升對國家及香港的情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