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上午在香港科學園出席卡羅琳醫學院劉鳴煒復修醫學中心開幕典禮。圖為梁振英(右四)、外交部駐港公署署理特派員佟曉玲(左五)、華人置業集團主席劉鳴煒(左四)、卡羅琳醫學院校長Lars Leijonborg(右三)、創科局局長楊偉雄(左三)、卡羅琳醫學院署理校長Karin Dahlman-Wright(右二)、瑞典駐港總領事賀思桐(右一)、科技園公司董事局主席羅范椒芬(左二)和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譚廣亨(左一)一同主持剪綵儀式\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第一個海外基地「劉鳴煒復修醫學中心」昨於香港科學園開幕。行政長官梁振英主禮時形容,這是香港醫學及科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他說,本港的臨床測試得到國內外認可,再加上「一國兩制」,成為國家以至世界的「超級聯繫人」,相信生物醫藥產品在本港發展,將有很大潛力打進不同市場。\大公報記者 張月琪
「劉鳴煒復修醫學中心」昨天於香港開幕,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員將在此新設施進行復修醫學領域的研究,並以能達至復修受損或壞死細胞組織及器官為最終目標。
親身推動與卡羅琳合作
梁振英昨日致辭時表示,兩年半前曾到訪卡羅琳醫學院,當時便與港大生物醫學系榮譽教授譚廣亨討論可以如何與卡羅琳合作,沒想到今年香港成為了卡羅琳首個海外基地,願望成真。 他形容,今次是香港科學及醫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梁振英提到,本港受惠於「一國兩制」,成為國家及世界上的「超級聯繫人」,今次合作更加延伸至深圳市。 同時,在香港的製藥企業也有大的發展優勢,在應用方面,香港的臨床試驗標準獲得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和歐洲藥品管理局接納。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接受經國家批准的香港生物醫藥實驗室,包括在香港大學臨床試驗中心產生的數據。換句話說,一旦試驗在香港成功進行,生物醫藥產品將有很大機會,可打進內地及國際市場。
劉鳴煒捐款四億元建立
華人置業主席劉鳴煒捐款約四億元建立「劉鳴煒復修醫學中心」。梁振英形容,劉鳴煒所付出的是遠遠大於簽下一張巨額支票,認為是其眼界、慷慨和勤奮令今次夢想成真。他又稱,今年政府跟進有關科研政策所撥的款項已達180億元,政府會大力支持本港的科研發展,包括初創企業及院校的中游研究發展。
劉鳴煒復修醫學中心科研總監、卡羅琳醫學院神經科學系教授Ola Hermanson表示,有信心中心能吸引復修醫學專才加入。他認為,現今科研發展講求合作,不少頂尖的幹細胞研究現正在亞洲進行,而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很希望可參與其中。Hermanson將於瑞典據點帶領六名首席科研人員,進行復修醫學研究。
劉鳴煒復修醫學中心由香港商人劉鳴煒捐款成立,中心內的科研將涵蓋生物醫學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基因編輯(gene editing)、核糖核酸科技(RNA technology),並集中於研究以幹細胞為本的再生心臟、肝臟以及神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