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劉鳴煒捐款逾三億 因瑞典情意結

時間:2016-10-03 03:15:05來源:大公網

  圖:劉鳴煒捐贈五千萬美元促成卡羅琳成立首個海外基地/大公報記者張月琪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月琪報道:劉鳴煒過去主力青年事務,今次罕有涉獵科研範疇,全因對瑞典及科研的「情意結」。他形容,自己對卡羅琳醫學院特別有熱誠,一來因為有家人與朋友是瑞典籍,與瑞典有「情意結」,而他雖是修讀法律系,但對科研一直非常有興趣,今次兩者結合,令他「雙眼發光」,有更大動力促成項目完成。

  捐款超過三億港元,劉鳴煒形容推動卡羅琳醫學院落戶香港這件事,比金錢意義更大。自己雖然不是科研專家,但希望成為醫學中心最大「啦啦隊」,促使中心與本地各大學有更多交流合作。

  劉鳴煒近年熱衷參與多項公職活動,但他坦言對部分項目較「偏心」,尤其是一些融合(crossover)了他多個興趣的活動,「青年工作、航空,我都好熱愛,所以關於航空青年團,或任何鼓勵青年人投身航空的活動,我都好支持,必定參與」。

  科研發展 港必須走的路

  對科研發展,他認為是香港必須要走的道路,加上他有家人是瑞典籍,自己在瑞典有朋友、物業、投資及人際網絡等,他說瑞典對他來說並不陌生,反而是比較親切與貼近。

  他稱卡羅琳醫學院對大多數香港人來說,較為陌生,甚至從未聽聞這名字,但他早已認識這所著名學府。他指行政長官梁振英得知他與瑞典的「情意結」,便向他提及有關促成卡羅琳落戶香港的項目,劉鳴煒形容,當知道卡羅琳可能來港一刻,猶如知悉麥當娜或Maroon5來港開演唱會般,頓時「雙眼發光」,並決定盡力促成事件。

  除了「情意結」,劉鳴煒更看準科研是最具潛力讓年輕人發展的市場。他形容,單靠復修醫學中心,招聘50人左右,而香港不止50位年輕人對科研有興趣,但中心的最大意義在於會與本地各院校進行幹細胞研究,當項目發揚光大,對本地科學家、業界,將是一個最大的鼓勵及機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