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近30萬人於維港兩岸觀賞國慶煙花匯演/路透社
國慶煙花匯演昨晚九時舉行,23888枚煙花於維港上空綻放,近30萬市民、遊客夾岸觀賞,看得如痴如醉。八幕煙花匯演歷時23分鐘,首次呈現3D立體水母、浮游生物等圖案。匯演最後以《黃河大合奏》作背景音樂,紅、黃、綠、紫煙花於維港上空爆發接近一分鐘,並以壯觀雷鳴「大禮炮」圓滿作結,將全港歡騰賀國慶的氣氛推至最高潮,擦亮東方之珠,為維港美景更添姿彩。/大公報記者 張月琪 葉漢亮
昨日本港有連串活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7▉週/周▉年,最令人期待的節目非煙花匯演莫屬。大部分市民下午五、六時起就開始聚集在尖沙咀海傍、灣仔金紫荊廣場及中環海濱等地,翹首期待夜空最美一刻。
天公造美清風送爽
天公造美,昨日清晨暴雨之後晴空萬里,入夜清風送爽。踏正九時,煙花匯演正式開始,煙花在一瞬間已不間斷地升在維港上空。除了夾岸遊人,400名低收入家庭人士及學生獲邀到會展晚宴,共賞維港璀璨奪目的煙花美景。
海傍兩邊人頭湧湧,市民扶老攜幼,陳先生一家三口昨晚七時許便到達添馬公園。他稱每年均會看國慶煙花,過去於尖沙咀,今年則選擇了人流較少的添馬公園。他認為現場看煙花的感受較強烈,氣氛亦較好。
匯演首尾兩幕以著名中樂《黃河協奏曲》的開首及結尾互相呼應,而除了以富有香港特色的《獅子山下》、《我的驕傲》等主題煙花外,亦加插了《功夫》、《火之舞》和《海之歌》等的特別主題。
《黃河下游》澎湃結尾
《海之歌》及《火之舞》,前者將海洋搬上夜空,更首次呈現3D立體水母、浮游生物等圖案;後者則營造煙花在空中高速旋轉的「旋龍」效果,綻放香港獨特的海洋生態及火龍無盡的活力。第八幕《黃河下游》,則以《黃河大合奏》結尾呼應,獻上紅菊花、紅壽桃等各種禮花和雷響,極密集式發放,如將黃河洶湧澎湃力量釋放。攝影發燒友李先生認為最後一幕《黃河下游》最震撼,畫面於腦海中揮之不去。
今年煙花匯演由海南省港區政協委員聯誼會斥資800萬港元獨家贊助,以「大自然元素」為主題,歷時23分鐘02秒的匯演,發放八幕共23888枚煙花,營造一幅寬800米、高300米的煙花銀幕,金紫荊廣場及尖沙咀文化中心亦會全方位播放配樂,讓觀眾徹底享受視覺及聽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