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德銀恐變「雷曼」惹股慌

時間:2016-10-01 03:15:24來源:大公網

  德意志銀行風暴持續發酵,市場擔心會重演「雷曼倒閉」事件,引發新一輪環球金融海嘯,基金爭相拋售股票套現。亞太區股市昨日普遍向下,恒指在第三季度最後交易日黑盤低收442點,是區內表現最差市場,全日下跌股份多達1156隻。銀行股首當其衝,成為被掟貨的板塊,國際金融股、港銀及內銀均無一幸免,滙控(00005)及渣打(02888)跌1.7%至1.9%,東亞銀行(00023)單日失4.1%最傷,而內銀四大行跌幅介乎1.9-2.8%不等,單是上述七隻股份市值合計蒸發820億元,不過證券界相信,德銀不會成為第二間雷曼,惟事件若未見緩和,恒指恐下試22500點。」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德銀自9月中旬遭美國司法部開出140億美元罰單後,這間被IMF評為全球最具風險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便備受關注。隨着事件越鬧越大,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堅持不救援等不利消息傳出,部分機構投資者決定撤資,報道指多間對沖基金把數十億美元資產調出德銀,進一步加深市場對德銀成為第二間「雷曼」,引爆另一場全球金融風暴的憂慮,令到國際金融股連日重挫。

  大裂口低開 沽空增31%

  德銀一再強調流動性準備超過2150億歐元,能夠滿足所有資本要求,投行高盛亦相信德銀流動性穩定,且會獲得歐洲央行支持,但儘管如此,仍難挽回投資者信心。隔晚美股急跌觸動投資者情緒,骨牌效應令亞洲股市顯著調整,各主要指數均跌約1%或以上,港股亦難獨善其身。

  恒指昨日大裂口304點低開後,最多跌500點,低見23239點,後略有回復,但收市時仍跌442點,或1.8%,報23297點;以跌幅計,是表現最差市場。國企指數則跌212點,報9581點。綜合全季表現,恒指累升2502點,漲幅12%;國企指數升869點,漲幅9.9%。適逢基金季度結算,基金經理爭取沽貨保住利潤。主板成交額增加19%,至704億元,下跌股份達1156隻,而藍籌50隻成份股幾乎全線報跌。淡友趁跌市追沽,全日沽空69.8億元,較上日增加31%。

  德銀事件令資金紛紛減持銀行股避險,國際金融股、港銀及內銀均遭殃。滙控及渣打雙雙跌近2%,港銀東亞單日大跌超過4%。A股長假休市,內銀股亦被借勢拋售,四大行跌幅均達2%或以上。

  證券界人士認為,即使撇除德銀事件,各主要金融股中長線前景難以看好,滙控積極回購至今股價仍受制60元關口,而內銀股繼續受到盈利增長見頂及不良貸款風險上升困擾。本港銀行方面,超低利率環境令息差持續有壓力,加上內地業務短期難有利潤貢獻,甚至令整體信貸撥備增加,直接影響盈利能力。

  事件續發酵 港股有壓力

  後市方面,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相信,德銀不會成為第二間雷曼,只是事件短期內料會繼續發酵,對港股造成壓力。恒指昨日已失穿10天、20天線,大市支持位在50天線(昨日位於22947點),有機會低試22500點,即回吐今輪升浪的50%。財經評論員李偉傑同樣認為德銀不會重演雷曼事件,惟會困擾港股再多一段時間。恒指23000點是首個支持位,若德銀再有更多負面新聞,或會試100天線(昨日位於21782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