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鄭裕彤為鄭裕彤中學建校十周年題字\資料圖片
鄭裕彤一生愛國,敢為人先的他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便大舉投資內地基建項目,促進內地經濟發展。他樂善好施,不斷以大額捐款資助教育發展,培育社會未來棟樑。鄭裕彤涉獵珠寶、地產及酒店界別,被譽為「珠寶大王」、「酒店巨子」、「地產大亨」等稱號。他又因大膽創新、高瞻遠矚,綽號「沙膽彤」。2008年他獲頒授最高榮譽大紫荊勳章,2015年《福布斯》富豪榜中,鄭裕彤身家1131億港元,為全港排名第三名富豪。他認為「勤」、「誠」二字為他一生事業奠定基礎,「做生意要胸襟廣闊,不廣闊做不了大事。」」大公報記者 葉漢亮
鄭裕彤生於1925年8月26日,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倫教鎮,為香港商人,新世界發展創辦人兼首任董事會主席、周大福珠寶金行創辦人周至元女婿。事業獲得巨大成功的鄭裕彤曾經表示:「我認為一生之中,『幸運』可能搵你一兩次,但不可能成世陪伴你。人的一生『勤』字才是最重要,然後是『誠』字,只要有這兩點,你的事業基本上奠定了。」鄭裕彤亦曾經以「23字處世箴言」總結生意與生活,他說:「守信用、重諾言、做事勤奮、處世謹慎、飲水思源、不見利忘義。」他認為摒棄投機,掌握時機,腳踏實地,才是致富之道。
眼光獨到專撿平貨
鄭裕彤的愛國情懷與「沙膽」性格在其投資路上處處可見。1968年,香港動盪,大批人士棄房產搞移民,鄭裕彤此時逆向操作「撿平貨」,購入大量房地產,70年代進軍地產界,80年代中英談判香港前途,股市、地產陷入低潮,鄭裕彤則獨資興建灣仔會議展覽中心,對香港回歸投下信心一票,事後證明其眼光獨到,「沙膽彤」的稱號由此而來。事實上,鄭裕彤早於80年代初已投資內地房地產、各地基建工程。
鄭裕彤接受訪問時曾提及,「新世界對內地的投資多過香港、新世界擁有內地的土地儲蓄較香港各大地產商為多」。原來鄭裕彤早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80年代初已投資內地地產項目,及各地的基建工程。
鄭裕彤於1984年投資廣州的中國大酒店,當時預計15年才可回本,豈料九年便賺回全部投資。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許多外商投資者紛紛從內地撤資,鄭裕彤卻毅然與廣州市政府簽約,投資廣州北環高速路工程、番禺電廠一期等項目。90年代鄭裕彤的「愛國投資」更多,北京市舊區重建、武漢長江二橋籌建等,都是利潤不高,但可改善市民生活及城市形象的項目。
大額捐獻 作育英才
除了在內地投資外,他還積極捐獻。1980年,鄭裕彤與順德老鄉恆基主席李兆基合共捐了300萬元,成立了順德華僑中學。1995年鄭氏又捐助八千萬元於大良鎮成立了鄭裕彤中學寄宿學校。
自1987至1996年,共派遣55名中國醫生到美國三藩市加州大學醫學院學習,每年贊助該大學美金21萬元,包括學生來回機票、生活津貼及回國時送贈醫療器材。鄭裕彤期望這些中國醫生在美國實習完畢後回國服務。其後1997至2006年又以「鄭裕彤博士助獎金」資助內地醫生到香港去實習,合共付出近700萬港元之多。
2008年內地發生四川大地震,鄭家純以家族名義捐款逾5000萬元人民幣,並向救援部隊捐獻總值人民幣1500萬元通訊設備。在捐助香港高等院校方面,鄭裕彤都不遺餘力先後捐贈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經費3000萬元,及後捐款3500萬元給予香港公開大學擴建校舍,以及捐款四億元予香港大學,支持校園的發展計劃和法律學院的教研發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