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卓莞爾為棒球灑熱血

時間:2016-09-26 03:15:19來源:大公網

  圖:卓莞爾希望將來棒球可以在香港普及\大公報記者何進昇攝

  【大公報訊】記者何進昇報道:運動員生涯最輝煌時間匆匆十數載,為港出戰取得榮譽,故然贏盡掌聲,退役後亦不愁出路,擔任廣告代言人、拍電視劇,但迎接運動員的更多是傷患、失業等問題。棒球運動員卓莞爾自六年前中槍事件後,受傷患困擾漸漸淡出體壇,她曾一度迷失方向,但透過「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搖身一變成為棒球教練,繼續為棒球燃燒青春。

  棒球在香港並非精英項目,亦不是主流運動,但仍然有一小撮人在為棒球「拋頭盔、灑熱血」。33歲的卓莞爾是香港的棒球天后,2010年代表港隊到委內瑞拉出戰世界杯時腿部被流彈擊中受傷,事件轟動一時。事隔六年,卓莞爾已經由球員變成教練,驟眼看來是一般運動員的出路,但這條路並不平坦。

  加入「奧夢成真」轉型

  2010年的離奇中槍事件,令卓莞爾萌生轉型做教練的想法,2014年透過「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加入「奧夢成真」計劃成為兼職教練,由球員到教練,心態又有沒有改變?

  卓莞爾稱,做球員相對簡單一點,只需做好自己、盡力完成教練指示就可以,但成為教練後,感覺到責任較以往大,因為教練需要照顧每個隊員以及整個團隊。她形容身為球員,好像與隊友共生死一樣,「錯一齊錯,做得好一齊笑一齊歡呼,做得唔好成班人一齊承受,但當做咗教練後,球員做得唔好就係你嘅責任,球員做得好係佢哋嘅光榮」。

  「如果我漠視咗任何一位隊員嘅感受,都會影響成個團隊嘅運作,甚至影響訓練同比賽效果」。她稱,「轉型」初期會將自己的理念套用於所有球員,但原來每人對訓練模式的效果都不同,需要按球員特質作出調整。

  要令棒球成為主流運動,宣傳是唯一方法,為了宣傳棒球,卓莞爾或者不是去到最盡,但依然「瞓身」,她曾經與隊友到鬧市派傳單,希望吸引更多「娘子軍」參與棒球活動。她稱,香港並非充滿體育文化的城市,推廣非精英項目特別困難,不論資源、場地,主要靠熱心教練和球員親身推廣,坦言雖然短時間不會見到成效,但持之以恆就會有成果,可能爭取了幾年,才爭取到多開一班推廣班,但都是一個進步。

  每項運動都有一個李慧詩

  早前港產棒球電影《點五步》上映,卓莞爾說,多了市民查詢棒球興趣班,認為明星效應對推廣運動有一定幫助,「其實每項運動都有一個李慧詩,好多運動員都好似佢一樣咁努力,但攞唔到獎或者無故事就好難令人關注。」一句話,道出非主流運動員的無奈。她稱,現時希望發掘更多新人推上港隊,令港隊變得更強大,爭取佳績。

  「奧夢成真」計劃是下周六舉行的「圖騰跑2016」的受惠機構之一,新一期2015至2018年度「奧夢成真」計劃合共支持14間中學約8000名學生、26名退役和計劃退役的運動員在體育運動上作全方位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