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何進昇報道:城規會今日將討論市區重建局中環街市活化計劃的補充方案,當局建議,新立面及行人隧道採用透明玻璃為重建物料,並加入低輻射鍍膜玻璃物質,避免室內溫度提高,減少能源消耗。街市內的各類攤檔數目,則由原擬的六個增至13個,舖位設於主要行走通道位置或樓梯旁兩側。
原定採用「漂浮綠洲」設計的中環街市項目,為控制保育成本改為簡約版方案,工程費由15億元減至6億元,該方案今年三月獲城規會通過,但須符合三個條件,包括改動建築物及還原面向德輔道中的新立面等,須得古物古蹟辦事處同意,而24小時行人通道及公共空間設計亦須得到部門批准。
市建局最新提交城規會都會規劃小組委員會文件顯示,建議中環街市新立面及行人隧道,採用燒結玻璃及透明玻璃為重建物料,以增加視覺空間感及透明感。但為阻隔陽光穿透玻璃的熱力,新立面將加入低輻射鍍膜玻璃物質,避免室內溫度提高,減少開冷氣的能源消耗。方案又考慮到面向德輔道中的新立面,會被連接恒生銀行總部大樓的天橋部分遮蔽,而採用透明物料有助連接窗外景物,加強視覺效果。
市建局原根據古蹟辦保留街市檔攤的要求,就六類檔攤各保留一檔,新建議則回應城規會要求,保留攤檔數目增至13個,除豬肉攤檔增至三個外,其餘五類各增至兩個。魚類、家禽檔在地面,豬肉、牛肉與羊肉檔在一樓,蔬菜、生果檔在二樓,保留檔位均位於主要通道或樓梯旁兩側。
古蹟辦要求市建局,確保有關新立面的安裝符合保養和外觀等要求,並建議市建局進一步提供實行新立面設計的詳細報告,至於其他政府部門規劃署等則未有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