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香港仔郊野公園傷健樂園的小食亭和洗手間進行改善工程,新建築高兩層,設暢通易達洗手間和可觀景的天台。右圖:無障礙郊野公園路線的燒烤設施、遊客中心、涼亭等設施均便利輪椅人士使用。
【大公報訊】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自2022年推出4條無障礙行山路線後,明年將增至7條行山路線,這些無障礙行山路線,同時配套多項優化工程。
目前4條適合輪椅人士使用的無障礙路線,分別位於城門郊野公園、大潭郊野公園、香港仔郊野公園及大欖郊野公園。明年將推出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大美督和船灣淡水湖及大坑墩三條路線。7條路線提供的無障礙設施包括:暢通易達洗手間、無障礙燒烤場和電動輪椅充電點等,郊野公園遊客中心也設有無障礙通道和設施。
設易達洗手間 建觀景台
漁護署郊野公園護理主任布珈瑋表示,規劃輪椅路線時,重點考慮路面狀況、坡度、所鋪的物料、斜度等適合輪椅人士使用,同時希望保持自然環境,路線多依託已有的水務通道或林道,選擇的位置都經過持續與持份者及當區的同事作實地考察了解,確保適合輪椅使用者及陪同親友,是安全的地方才會推出。
在擬定路線時考慮4項主要因素:路徑狀況(例如路面狀況、斜度、寬度,及沿途是否有合適的無障礙設施)、交通設施(如附近是否有合適的無障礙車輛上落客位),及郊野公園範圍外是否有障礙。在評估可行性時,還考慮各類輪椅的差異(例如不同的大小、設計和電池容量)。
現時漁護署正對香港仔郊野公園內的傷健樂園小食亭和洗手間進行改善工程,建造一棟兩層樓高符合最新標準的暢通易達洗手間的建築物,增設輪椅充電設施,二樓有斜道,兼顧嬰幼兒等群體的需求,方便「輪椅使用者或推BB車的人」前往天台觀賞風景,重建工程預算4740萬元。另一工程是在香港仔上水塘(屬法定古蹟)建造觀景台,方便遊客觀賞古橋、拱洞等景觀,並增設傷健康樂設施,工程項目預算1500萬元。所有工程預計2026年下半年完成,開放給市民使用。工程費用約共涉及約6300萬元。
輪椅客喜見設施逐步優化
女輪椅使用者嘉敏表示,見證了郊野公園對無障礙路線的進步,涼亭由從無斜道變成有斜道,方便輪椅人士遮陽休息、散熱。路線規劃注重舒適,林蔭處較多,廁所的環境比之前改善了不少,希望未來空間能進一步優化,適配不同大小的輪椅進出,「當初都沒想過,坐輪椅可以那麼走入到大自然環境裏,很有意義、很值得的,即使路線不長,能看到那麼多的自然風景,真是令人驚喜。」輪椅人士歐陽先生表示,「今次來比上次舒服多了。」
在公共交通接駁方面,二人表示搭輪椅的士或包車來,費用都不菲,「單程都要幾百元,如果有巴士直達香港仔郊野公園門口或附近就更好,因為公園門前的路,有段2百米的斜坡,如搭巴士落車後,需要有人同行協助。」
認可地質公園導賞員、註冊導遊及領隊李以強表示,香港人口老化趨勢明顯,電動輪椅使用者日益增多,需要更多無障礙路線接觸郊野,路線越多越好。設計時也應兼顧嬰兒車的需求。\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