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葉漢亮報道:本港兩名女子近日進食在深圳食肆購買已煮熟的小龍蝦後,出現橫紋肌溶解症,分別入住▉威爾斯/威爾士(國名)▉親王醫院治療。兩人現已出院,情況穩定。衛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事件。
兩宗個案中,30歲女病人是於星期日,在深圳寶安區的「湘聚緣油燜大蝦」,購買已煮熟的小龍蝦,當晚在家中與家人一起進食,約五小時後出現背、胸肩和大腿嚴重肌肉痛,翌日入院,昨日出院。其家人則沒有出現病徵。
另一名55歲女病人,上月20日獨自在深圳一間餐廳進食小龍蝦,約四小時後出現肩膀、手臂和雙腳嚴重肌肉痛,翌日入院,入院翌日已經出院。
衛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解釋,橫紋肌溶解症症狀為肌肉溶解,可引致腎臟受損和其他併發症。自1942年起,北歐、美國、巴西亞馬遜地區和中國等地曾發生由食用淡水魚和小龍蝦引致的橫紋肌溶解症零星個案或群組爆發。此症可能是積累在有關動物體內未知的耐熱毒素引致。
一冬菇樣本含微量輻射
另外,上環一個零售點的日本進口散裝乾冬菇樣本,被食物安全中抽檢發現含微量輻射,含量是每公斤含24貝可的銫137,未有超出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指引限值每公斤1000貝可。涉事商戶已自願停售產品及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