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豪上海報道:A股昨日表現分化,滬綜指曾跌近2%,最低探至2803.79點再創兩年新低,最終收跌0.52%報2844.51點;創業板指則逆市漲,收報1564.92點,漲1.71%;深成指也收升,漲0.16%報9339.37點。就中美貿易摩擦對股市的影響,《參考消息報》稱,中國在資產質量、股市估值方面較美國有優勢,中國股市扛得過長期貿易戰。
數據顯示,滬綜指自今年一月高點以來,跌幅超20%,進入技術性熊市。盤面上,受市傳國開行棚改項目合同審批權收歸總行,今年將以實物安置為主;二、三線城市再推房地產調控措施,房地產、鋼鐵、煤炭等周期股全線走弱。
國開行公開聲明澄清,目前棚改各項工作正有序展開。不過,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抵押補充貸款(PSL)餘額的增量是3038億,比去年同期接近翻番;而二季度同比幾乎沒有增量。復旦大學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堯基分析認為,在本輪降準後,PSL作為基礎投放貨幣的作用下降,收緊PSL亦是大勢所趨,將會對棚改貨幣化產生影響,金融機構今後對此類項目的操作,也將會越來越謹慎。
另一方面,數字中國概念板塊昨日午後領漲,國產芯片、軟件等也帶動創業板和大盤回升。受恆大健康成為賈躍亭新能源汽車第一大股東消息刺激,樂視網全天一字漲停。水井坊被國際酒業集團帝亞吉歐以每股62元作價增持股份至不超60%,開盤已漲停。
官方背景的《參考消息報》昨日引述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2017年,中國指數的平均利潤率11.3%,美國為7.4%。股值方面,美國指數的市盈率及市淨率,分別比中國指數高出46%及75%,但美國的股息收益率卻比中國低0.3%。報道稱,中國在自由流通股方面雖不及美國,但由於中國股市相對便宜、質量較高,因此在長期鬥爭中似乎會佔據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