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施羅德:中國股市正在進入新的增長期

時間:2018-06-20 19:02:46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6月20日訊(記者 李永青)施羅德亞洲(日本除外)股票副主管兼大中華股票主管盧偉良表示,隨着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唯一不變的主題是改革。雖然去年政府的關注焦點是保持金融體系穩定,但其他兩項帶來意外增長的領域是供給側改革及環境保護。這兩個領域的法規執行更為嚴格,而且效果遠大於我們的設想。目前,隨着中國進入下一個十年的發展階段,需要思考的問題是關鍵投資主題是什麼?目前廣泛討論的話題包括中國快速及持續推進城市化、經濟特區的發展、產業升級及推動創新,特別是「一帶一路」計劃。這些主題在未來將會繼續發揮影響。

  盧偉良表示,對投資者更重要的是,中國金融體系持續改革、調整結構及逐漸開放。

  目前為止,中國龐大的債務一直由國內信貸提供支持。截至2008年底,金融體系的資產總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為248%,其中四大銀行的資產佔過半數。截至2016年6月底,該數據已增加一倍至441%,而四大銀行所佔比例已降至四分之一。與此同時,非銀行金融信貸、小型銀行及財富管理產品所佔比例錄得大幅增長。當局已清楚認識到該問題,而政府近幾年已採取協調行動作為應對。當局已採取措施提高金融管治及專注於去槓桿化,從而降低對信貸驅動型增長模式的依賴。隨着通脹預期升溫及流動性收緊,中國的利率亦已跟隨上升。

  盧偉良表示,由於中國嘗試在收緊流動性與保持經濟增長之間取得平衡,短期內將會面臨更多痛苦。任何政策調整均會帶來不明朗因素,但這些舉措對於確保長期增長必不可少。供給側改革方面,政府已取得巨大進展,中國相關的商品價格已由2016年的低位回升。鑒於環境保護已成為政府的最重要議程,經濟產量出現大幅下降。2015年至2016年,鋼鐵及煤炭行業的產能削減幅度平均約為10%,而今年或會進一步削減2%至3%。新項目的審批亦出現放緩,新增產能直至2020年方會投產。與此同時,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亦導致需求增長減速。因此,原材料價格上升或會對部分中游消費及工業公司的利潤帶來壓力,並會於2018年引發通脹壓力。

  利好方面,商品及服務消費將為經濟增長帶來緩衝,而受惠於整體結構性增長趨勢,經濟增長仍維持強勁。鑒於不同地區的多元化發展,消費及服務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關鍵部分。受惠於消費升級趨勢,該行仍看好部分消費及服務股。隨着城市化快速推進及財富增長,消費升級趨勢已擴散至三四線城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