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佳節倫常慘劇 令人觸目驚心

時間:2018-06-19 03:15:33來源:大公網

  昨天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前天是港人社會通行的「父親節」,但想不到在兩個節日中間竟會發生一宗逆人倫、殺父母的慘劇,一名據悉患有濕疹頑疾的二十三歲女子用刀刺死雙親後用膠袋笠頭吸入氦氣死去。警方已將案件列作兇殺及自殺案處理。

  事件發生在屯門區新屯門中心一個住宅單位,戶主夫婦、幼女前天與親戚相約飲茶,但未有現身,親友昨日下午登門探訪,詎料竟揭發三屍命案。案件被揭發後,大批警方人員到場調查,現場並無打鬥跡象,亦無財物損失,鄰居亦稱戶主一家生活正常,未聞有家暴之類事情發生。據悉,警方在現場拾獲一紙遺書,為幼女所寫,上稱長期受濕疹困擾,生不如死,雲雲。

  有關案件,由於警方尚在調查,原因及動機等有待確認,但從初步資料看來,事件應為一宗家庭倫常慘劇,涉及兒女與雙親關係,而焦點則在於年輕人如何正確面對生存、挫折和責任感的問題,值得探討和關注。

  事件中,據悉年輕女死者患有濕疹多年。濕疹是一種很難治愈的頑疾,發作時每每令人坐立不安、食不下嚥,患者的感受是可以理解和值得同情的。但濕疹並非絕症,更非如癌症般會帶來巨大痛苦,作為一位年輕患者,只要肯求醫服藥、多作鍛煉,並從飲食、衣着、生活習慣等多方面作出調整配合,病情是可以減輕和受到控制的,絕不至於要走上自我結束生命的絕路。

  年輕人離開校門踏足社會,人生道路上必然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如果連一個慢性疾病都不能面對、不能克服,又如何可以談得上奮鬥和成功?

  今日年輕人、大學生,家境大多不差,父母百般遷就,師長不敢薄責,這種「愛護」,對年輕人的成長和抗逆能力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加上近年社會上瀰漫負面情緒和浮躁氣氛,一些意志不堅定的年輕人,以自我為中心,事事對抗,不知為他人設想,聽不得別人意見,容易走向極端,動輒訴諸武力、做事不計後果,違法入獄仍以為英雄,甚至不惜自毀前程、自戕生命,並諉過於人,這種不知珍惜、不懂感恩、不負責任的歪風惡氣又是孰令致之?年輕人還能不反思和猛醒嗎?

  事件中遇害的彭姓戶主夫婦,養兒育女、盡力提攜,對患有惡疾的女兒一定是自小悉心照料和倍加愛護的,不想「父親節」收到的「禮物」卻是鮮血和利刀,其情之哀、其狀之慘,更是叫人不忍聞問、不忍卒睹。

  父母愛子女之心無微不至,願天下父母都能有一個快樂的父親節、母親節和安享晚年,為人子女者不能善待和供養父母已屬不孝,更何況泯滅天良、遽下毒手,實為天理和法理所不容,以自毀逃避罪責,仍應受到譴責,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都必須正視事件,及時向年輕人多作正面引導,避免再有同類事件發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