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地光伏發電規模以超常規式增長,去年新裝機容量達五十三吉瓦
內地最新公布被喻為史上最「辣」的光伏電力新政,調低新建光伏電站上網電價最多9%,業界認為是為平價上網鋪路。同時間,暫停今年普通光伏電站指標,分布式光伏指標則收緊至10吉瓦;證券界預期,今年光伏裝機量會出現崩盤式下滑34%至35吉瓦。儘管新政剛公布,但業界已傳出企業裁員、倒閉的消息。然而,有危就有機,分析員認為,在行業經過整合後,具成本、技術優勢的龍頭企業將會是最終贏家。\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內地近年光伏發電規模以超常規式增長。2010年,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只有0.86吉瓦,到2016年底已增至77.42吉瓦,單單2016年新裝機容量佔到34.54吉瓦;到2017年,當年新裝機容量53.06吉瓦,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30吉瓦。內地新能源發展步伐領先全球,這原本屬於可喜的成績表,可是每度光伏電都需要政府補貼;據估計,截至2017年底,新能源財政補貼累計缺口已超過1100億元(人民幣,下同)。
證券界調低盈利預測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前周聯合發布《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在《通知》發布後的首個港股交易日,光伏股如雪崩式下塌,證券界不約而同調低光伏股盈利預測。這份被喻為令到光伏行業出現拐點的《通知》可以簡單歸納為兩個要點。
第一要點:自《通知》發布當天(即5月31日)起,新投運的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下調0.05元/千瓦時,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標桿最新上網電價分別為0.5元、0.6元、0.7元/千瓦時。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內地今年第二次降低電價,今年1月1日起,Ⅰ類、Ⅱ類、Ⅲ類資源區上網電價已統一降低0.1元/千瓦時。因此,現時光伏電站上網電價相較2017年,跌幅介乎17%至23%。
第二要點:是今年暫不安排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今年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安排10吉兆。過去一段時間,不同評論都相信今年內地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不會再出現爆炸式暴增,預料全年裝機55至60吉瓦,即與2017年基本持平,或溫和上升。因應最新光伏指標,證券界大幅調低今年裝機預測。中金把今年新增光伏需求預測降低至35至45吉瓦。花旗預期今年光伏裝機量為39吉瓦。天風證券預期為30吉瓦。
龍頭企業料將受惠
據報道指出,內地11位光伏行業領導發出公開信,希望監管部門給予已經批准開建的項目一段緩衝期,惟怕改革力度太大,使到光伏企業陷入困境,構成沉重打擊。另外,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表示,已取得2017年普通地面光伏電站指標的項目,若在今年6月30號前併網,仍可使用2017年標桿電價上網。
光伏電站收入回報下降,倒迫中游部件廠商降低產品價格,傳導致上游原材料供應亦要減價壓力。平安證券指出,隨着產品價格下降,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可能使到落後產能加速退出市場,優質龍頭企業將可以快速提升市佔率。安信證券同樣認為,光伏產業會加速洗牌,汰弱留強,擁有先進產能與技術、低成本優勢的企業將存活下來。天風證券表示,需求短期收縮將加速過剩產能出清,加速龍頭企業鞏固其市場地位。
在今輪光伏行業的生存遊戲中,要成為生還者,除要鬥成本、鬥技術,還要鬥搶海外市場訂單。申萬宏源稱,光伏部件企業一方面打價格戰,另方面在海外尋找更多訂單。
平安證券指出,海外光伏發電市場景氣度相對較佳,龍頭企業通過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
海外市場需求龐大
招商證券估計,今年全球將湧現更多「吉瓦」級需求的國家。內地今年首四個月光伏組件出口增值超過30%,達到11吉瓦以上,其間向智利、澳洲、意大利、荷蘭等國家出口增幅多於200%。招商證券相信,全球光伏發電組件需求約90吉瓦。
長城證券則估計,得益於印度、中東、南美、歐洲市場復甦,今年全球(除中國以外)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45至50吉瓦,若包含中國,全球總裝機容量約80至85吉瓦。由於海外其他地區的支撐,今年全球光伏需求才不至出現雪崩。據不同機構統計數據,去年全球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容量約102至106吉瓦。
總括而言,在內地最嚴光伏新規下,長城證券找出三類優勢企業,第一是擁有優質電站資產的企業,他們現金壓力較小;第二是具備低成本高效產能的企業,他們盈利能力較強;第三是貨品出口比重較高的企業,他們經營壓力會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