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虛擬銀行最快今年底發牌

時間:2018-05-31 03:15:23來源:大公網

  圖: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恆(右)表示,暫難估算首階段可發出虛擬銀行牌照的數目;旁為助理總裁陳景宏\大公報記者黃裕慶攝

  香港金管局昨日公布《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修訂本,市場反應正面。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恆表示,至今有逾50家公司曾作出查詢或有興趣申請牌照,當中有幾家已啟動工作,將具體資料提交金管局審閱,可視為「提出初步申請」,預計今年底或明年首季開始發出首批牌照。\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阮國恆續說,上述公司提交的資料,包括業務計劃、公司控股結構和控權人背景等,金管局正審閱相關資料,並與相關公司緊密磋商,惟目前仍未算是正式申請。至於首階段可發出多少個虛擬銀行牌照,他說難以估算。由於審批過程需時,他建議有興趣機構盡早提出申請;如未能於八月底或之前遞交接近完備的申請,很可能不會被納入首批處理的申請。

  相比今年二月初時大約有十幾家公司表示有意營運虛擬銀行,從金管局昨日公布的數字,可見市場對虛擬銀行的興趣升溫。

  阮國恆表示,這些公司的背景多樣化,有來自香港、內地和外國的公司;有傳統金融機構,也有科技公司。部分在內地和海外有營辦虛擬銀行經驗。

  本港傳統銀行近年積極引入金融科技,阮國恆表示,虛擬銀行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客戶體驗」。助理總裁陳景宏補充說,虛擬銀行較為着重與生活場景的結合,例如用戶在網上平台消費時,虛擬銀行可提供貸款;或者透過手機平台提供銀行服務等。

  堅持不應設最低戶口結餘

  金管局在今年2月6日至3月15日期間,就「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諮詢市場意見。在25位回應者之中,全部支持在香港引入虛擬銀行,大多數同意虛擬銀行與傳統銀行應遵守相同監管要求,但亦就部分原則提出具體意見。

  金管局採納當中部分建議,但亦有所堅持。舉例說,因應科技進步,金管局容許虛擬銀行的帳冊和交易紀錄毋需一定存放在香港,也答允以「風險為本、科技中立」為原則,適當調整監管要求;另方面,對於虛擬銀行不應設最低戶口結餘或徵收低戶口結餘收費,阮國恆形容金管局「立場堅定」,無意更改。

  申請者獲發虛擬銀行牌照後,阮國恆表示,對開展業務的期限並沒有規定,暫時也沒有發牌上限。他補充說,部分傳統銀行也有興趣營辦虛擬銀行。

  中銀:會研究發展可能性

  香港銀行公會歡迎金管局公布《虛擬銀行的認可》指引。發言人表示,近年金融科技發展迅速,銀行業都積極加緊創新步伐,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和促進普及金融。銀行公會一直強調保障公平競爭環境的必要性。業界會繼續密切關注虛擬銀行的發展,並善用新技術提供方便、全面和穩健的銀行服務。

  渣打香港行政總裁禤惠儀表示,該行一直投放資源於各市場,以發展數碼銀行產品及服務;並會積極研究新指引的內容,考慮如何透過數碼銀行及新科技滿足客戶的需要。中銀香港(02388)也說,將會積極研究在不同金融創新領域及發展虛擬銀行的可能性,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銀行服務選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