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九七年曾經是樓價的最高峰,當其時的高位仍然有很多人瘋狂入市。之後,在一場金融風暴過後,以及政府的供應政策方向有所改變,再加上經濟掉頭向下,使到很多業主及投資者的資金不斷蒸發,導致到這批能夠在九七年之前入市的買家被淘汰出局。
樓價從九七年一直下滑,有很多已經入市的買家,嘗試死守,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可以重出生天。可惜事與願違,之後的樓價平均每年最少跌一成或以上,直至2003年終極一跌後,才慢慢喘息過來,樓價的跌幅才得以軟着陸,再加上內地開放自由行的市場,樓市才現曙光,樓價才輾轉上升。
但是,這次的終極一跌,樓價累積的跌幅多達七成,有很多已經入市的買家守無可守,唯有蝕讓離場,好彩的還可以離場,不幸的唯有破產收場。
谷底反彈升幅數倍
今天的市況,由○三年至今,樓價由谷底反彈,升幅數倍;但是如果由高位計算,樓價的升幅至今只有約八成。因此,今天有很多人認為目前的樓價很貴,但如果大家細心分析,樓價從高位至今的升幅仍未達一倍。相反,如果沒有受九七年的大跌市牽連,在這十多年間才入市的買家,今天的財富能力非常豐厚,這亦是造就目前樓價為何越升越有的因素。
在這十多年間香港經濟的複式增長效應之下,造就了很多有實力的買家,這批買家,大部分都沒有經歷過九七年的創傷;相反,他們完全食正經濟起飛及樓價飛升的機遇,就算今時今日樓價再倍升,對他們而言,只會有利而無害,這批買家的財富升幅完全跑贏樓市的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