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晟公司(MSCI)昨日公布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確定,234隻A股被納入MSCI指數系,初期納入因子為2.5%,總計佔MSCI明晟新興市場股指0.39%的權重。且在今年八月,納入因子將進一步調升至5%。這意味着名單上的234隻個股,將於下月1日起被納入由全球12萬億美元資產跟蹤的MSCI指數體系中。有機構測算,A股入摩後,初始流入資金或超千億人民幣。另有分析稱,A股入摩後發達國家較成熟的投資理念,有助於A股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也將推動中國企業與經濟的持續發展。/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234隻被納入MSCI指數系的A股中,有50隻或21%為金融股,18隻或7%為醫藥生物股,有色金屬、建築裝飾、房地產股各13隻,交運和公用事業股各12隻,電子和汽車股各11隻,其餘股票則分布於食品飲料、傳媒、計算機、化工、鋼鐵、電氣設備、農林牧漁、機械設備、採掘、通信、商貿、家電、國防軍工、紡織服裝、休閒服務、建築材料等板塊。
初期佔MSCI指數權重較小
新華社昨日發出兩篇分析文章,其中有引述業界認為,A股正式納入MSCI將繼續擴大中國的金融開放,與世界分享紅利。另一方面,此次首批納入的234隻中國A股股票,佔MSCI相關指數權重仍較小,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MSCI相關指數的權重中並未得到應有體現。不過,也打開了一扇前景廣闊的大門。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顧慧君指出,當前中國GDP及A股總市值均全球列第二,發達國家大量的機構投資者在進行大類資產配置時無法忽略中國龐大的市場,A股入摩後發達國家較成熟的投資理念,有助於A股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而海外特別是發達國家資金的流入,也將推動中國企業與經濟的持續發展。
財新智庫莫尼塔的報告依據MSCI新興市場指數被動資金測算,A股入摩後,初始流入資金預計在170至180億美元(約1080至1148億元人民幣)。上海證券分析師屠駿相信,按A股入摩「兩步走」計劃,六月和九月將分別有約600億元資金流入市場,上述資金主要以MSCI為基準的指數基金。
滬深300年末上望4450點
顧慧君分析稱,鑒於海外資金投資風格偏向「價值投資及大盤藍籌」,A股入摩短期內將對大盤藍籌構成一定提振,建議投資者短期關注A股納MSCI後對金融、地產、消費、醫藥等板塊相關個股的提振作用,但須防範對創業板的衝擊。中長期看,由於增量資金在A股中的佔比較小,因此不會對A股產生顯著影響。瑞銀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高挺說,投資者可超配大型銀行、保險、醫療保健、必需消費、旅遊等板塊標的。
高挺更預期,今年全部A股盈利增速或達8%,且至年末滬深300指數目標點位為4450點,該指數昨收報3924點。
新華社文章引述金瑞基金四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預計,未來五年內MSCI將實現對中國A股的充分納入,屆時將有超過2700億美元流入中國A股市場。工銀國際分析師邱志承撰寫的報告估計,未來A股在MSCI的佔比應在15%以上,估計將會需要五至十年,A股國際化也將在五至十年內有重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