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辦前昨兩天舉行開放日,吸引了約一千五百名市民進入大樓參觀。
從開放日的「辦史展覽」可見,連同前身的新華通訊社香港分社,中聯辦在港已存在了七十一個年頭,這是一個不短的日子。而七十一年間,中聯辦與港人同甘苦、共命運,回歸前連繫港人與祖國,回歸後推動「一國兩制」,重要性無可替代、貢獻更無可比擬,是港人利益最堅實有力的守護者和同路人。
而毋庸否認的是,過去一段頗長時間,由於港英殖民管治的掣肘及回歸後反對派的興風作浪,令到中聯辦在市民中的印象被扭曲,似乎中聯辦是一個「外來勢力」,會損害港人利益,激進反對派更動輒就是「西環干預」,甚至連進入中聯辦大樓也被視作「出賣」。在「一國兩制」下,此種局面如不改變,不僅有違「一國兩制」,對特區發展也絕無好處。
而值得高興的是,隨着中聯辦主任王志民來港後連串公開活動:就十九大報告和「兩會」精神向特區政府主要官員進行宣講、應邀出席立法會午宴並釋出重要訊息、中聯辦員工在網上和報章撰文講述在港工作感受,以至前昨兩天舉行的開放日,中聯辦與市民之間的距離似乎逐漸拉近,過去被強加身上的「神秘面紗」卸了下來,中聯辦對中央負責、為港人辦實事辦好事的性質也逐漸為廣大市民所了解和認識,長期積聚下來的誤解和隔閡有所突破。
這裏面,王志民主任的樂於走出去和敢於走出去,是起到關鍵作用的。堅持原則、聯繫各界,是歷任新華社社長和中聯辦主任一脈相承的作風,也都在不同時期作出了貢獻,王志民主任到來後,積極主動宣講國家形勢,廣泛聯繫社會各界,工作方式靈活多樣。
而更重要的是,在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和香港必須遵行國家憲制、落實中央對港全面管治權、堅決遏止「港獨」以及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重要議題上,王志民的公開講話都是立場鮮明、理直氣壯地力陳得失、直抒己見,對正確和合憲合法的事物熱情謳歌,包括「搞笑」地把與特區政府的工作關係形容為「行埋一齊」,但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則毫不留情地直言其害、直斥其非,講了作為中央駐港聯絡機構該講的話,盡了作為中聯辦負責人應盡的職責,為國家好、為香港好、為「一國兩制」好,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且以誠意善意帶出訊息,以輕鬆友好化解疑慮,成效是顯而易見的。
中聯辦和王志民主任近期在工作上的成效,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等重大機遇的到來是分不開的,也與港人社會經歷了風風雨雨、今日渴求繁榮穩定的願望分不開。相信中聯辦「門常開、人常在、事常辦」的氛圍將持續下去,與港人社會的互動取得更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