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一季度全國規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11.6%,至1.5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速較今年前兩個月放緩4.5個百分點。其中,三月單月同比增速明顯回落,僅增3.1%,並創下2016年12月以來最低。對此,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解釋,三月數據受春節延後、工業產品價格漲幅回落、財務費用加快增長等影響。但總體看,上季規模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仍續兩位數的較快增長,利潤結構有所優化,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工業經濟「穩中向好」格局並未改變。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坦言,三月規模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的大幅回調是正常現象。首季工業企業效益仍維持兩位數增長,表明工業品價格上漲帶來的利潤改善作用仍在延續,同時也反映出中國經濟去年以來的平穩運行,及市場需求的穩定,仍有助於企業經營狀況的改善。
61%行業利潤總額增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一季度規模工業企業中,國企、集體企業、股份制企業、私營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3.1%、10%、16.2%、8.8%,惟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利潤總額下降0.9%。同期,採礦業、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6.1%和8.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增長30.4%。首季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5個或近61%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1個行業持平,15個行業減少。
申萬宏源分析師王健指出,企業財務費用惡化值得關注,這是政治局會議強調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重要出發點。三月規模以上企業財務費用增長15.1%,較前兩個月加快8.6個百分點。何平指出,匯兌損失、利息淨支出增加帶來企業財務費用的加快增長。而基於三業工業品價格跌幅較大,中金公司宏觀研究員劉鎏綜合基數因數判斷,四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增速或小幅回升至3.3%,較三月增速微升0.2個百分點。
劉學智相信,今年工業企業利潤整體仍有望維持正增長,但增速或略微下降。他認為,工業企業特別要加強經營效率低、盈利水平不高、負債較高企業的去槓桿工作。
王健稱,隨着企業陸續復產,工業生產有望恢復,加之二季度以來隨着基數走低,PPI有望企穩,預計量價方面均有望支持企業盈利保持平穩。劉鎏料四月工業生產穩步回升,工業增加值增速也有望從三月的6%,回升至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