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與跨過分界線的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板門店握手寒暄,之後舉行會談,發表板門店宣言,從而結束了朝韓幾十年敵對隔絕的狀態,掀開了相互關係新的一頁。
這次發表的板門店宣言宣布,相互停止一切敵對行為,爭取年內宣布結束戰爭狀態,半島不再有戰爭,文在寅今年秋天訪問平壤,確認通過完全棄核實現半島無核化。金正恩表示,有機會願訪問韓國。雙方領導人還種下一棵松樹,象徵和平和繁榮。歡迎、會談、植樹、散步、晚宴,整整持續一天,氣氛始終平穩和諧,顯示了兩位領導人的高超智慧,令數千名採訪記者為之讚嘆。
歷史上,朝鮮半島南北關係曾出現過幾次緩和。早在1972年,金日成首相的代表和朴正熙的代表互訪後,南北曾發表共同聲明,宣布互不敵視、互不訴諸武力、實現民族大團結,但沒過一兩年協議內容就化為泡影。2000年和2007年,金大中總統和盧武鉉總統先後訪問平壤,會見當時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之後南北交流與合實熱絡過幾年,但缺乏國際視野,加之美國作梗,半島緩和局面沒有延續下去。
這次則不同,年初金正恩提出,朝鮮有意參加平昌冬奧會,希望朝韓盡快就此舉行高級別會談。其後金正恩的胞妹金與正隨團訪韓,向文在寅轉交了金正恩的親筆信,邀請文在寅訪問朝鮮。隨後金正恩會見韓國總統特使團,作出願與美國總統會見,商談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這次金正恩又跨越三八線,在板門店韓國一側的「和平之家」與文在寅會晤。據報道,金正恩從去年就開始構想新的思路,他的開放姿態,是促成這次朝韓首腦會談的重要因素。
文在寅的態度也是不可缺少的。他就任後多次表示,如果條件許可,他願意訪問平壤,與金正恩會晤。他明確反對在朝鮮半島動武,主張通過對話緩和半島局勢,實現半島和平。這次他在與金正恩會晤前,提出「和平,新的開始」的口號,與金正恩留言「和平時代新出發」,不謀而合。
當然,朝鮮半島問題牽涉各方,錯綜複雜,朝韓首腦會談的成功,只是邁出第一步,接踵而至的朝美首腦會談或是關鍵。韓國是美國的盟國,兩國關係密切,而美國是否會真心希望半島局勢緩和,停止它藉故半島局勢緊張而在東北亞的戰略部署和擴張,令人生疑。文在寅已提出朝韓美三方會談的設想,而且他不久將訪問美國,會見特朗普總統,事態如何發展令人矚目。而且再進一步,《朝鮮停戰協定》是由中朝美三方簽署,要轉變為《和平協定》,中國的態度和立場也不能忽視。
但無論如何,「金文會」的成功,朝韓關係的緩和,有助於半島無核化的實現,也有助於東北亞的和平穩定,這一點是無疑的。 原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