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白酒業藉港出海拓「一帶一路」

時間:2018-04-21 03:16:15來源:大公網

  圖為雙溝酒業始建於明代的地下儲酒庫 /大公報記者 賀鵬飛攝

  一線白酒企業的上季銷售和利潤數據延續了去年的良好勢頭。但從行業總體情況來看,內地白酒行業早已產能過剩,市場日趨飽和,競爭日趨激烈。近年內地一些實力雄厚的白酒生產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積極推動國際化戰略。在此過程中,香港有望扮演重要角色,成為內地白酒「出海」的跳板。/大公報記者 賀鵬飛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表示:「如何有效推進中國白酒國際化發展,已經成為關乎中國白酒未來事業的重要課題」。

  受「限酒令」等因素影響,自2013年以來,內地白酒行業產量增速大幅下滑,連續多年保持個位數的低速增長。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全國酒類行業生產經營數據顯示,去年內地共有規模以上白酒企業1593家,完成釀酒總產量1198.06萬千升,同比增長6.86%;銷售收入5654.4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4.42%;實現利潤總額1028.48億元,同比增長35.79%。

  行業產量增速料維持3%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五至六年白酒行業產量增長率將維持在低水平,增長率將在3%左右。

  政府主管部門對白酒國際化的態度非常積極。去年二月,商務部發布《關於「十三五」時期促進酒類流通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引導酒類企業「走出去」。

  洋河股份旗下雙溝酒業宣傳部部長任建坦言,由於口味和消費習慣等原因,以前有些外國消費者對中國白酒比較排斥,但是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洋河股份已經先後在4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400多個辦事處和經銷網點,其中斯里蘭卡、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白酒的認同度非常高。

  王延才指出,在當前中國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和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背景下,以文化為媒、加速推進白酒國際化,將是中國白酒「走出去」的重要契機。

  一些行業龍頭企業此前已嘗試「走出去」,深入歐美市場自建營銷網點。五糧液國際(歐洲)有限公司去年在德國北威州杜塞爾多夫市揭牌,這是五糧液首次在歐洲設立分公司。五糧液集團董事長李曙光認為,白酒行業在近期所謂的復甦只是結構性的恢復增長。從行業發展來看,要想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必須要「走出去」,放到國外市場來賣。

  茅台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茅台2017海外經銷商大會上就公開表示,茅台將不斷開拓國際市場,使海外市場銷量比例逐漸增加,到2020年茅台酒海外銷量要佔茅台酒總銷量的10%以上,消費群體要力爭從華人市場為主,轉向西方主流市場。

  必須進行低度化

  李曙光分析,國外市場上中低度酒才是主流,中國白酒要想打開國外市場,就必須進行低度化。業界相信,香港融會中西的獨特優勢,既可成為內地白酒企業國際化的「試驗田」,也可充當進一步「走出去」的跳板,令香港在內地白酒國際化的過程中有望扮演重要角色。

  雙溝酒業黨委副書記耿忠祥表示,洋河股份已經專門在香港設立港澳辦事處,目前對港澳市場主要採取「頭羊帶群羊」戰略,即通過集團主打的洋河海之藍、天之藍、夢之藍品牌,帶動其他各個系列產品通過香港走向國際市場。

  耿忠祥還說,去年洋河股份的銷售收入近200億元,但洋河股份的企業願景是「酒業帝國」,十年之內的銷售目標要達到1000億元,要實現這一雄偉目標必須大力推進國際化戰略。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