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汽車業面臨洗牌利龍頭企搶份額/鄧聲興

時間:2018-04-21 03:15:32來源:大公網

  港股本周表現反覆,金管局周內13次入市,買入逾510億港元以捍衛匯價,港匯自本周四回穩。外圍方面,美國於本周宣布禁止美國企業7年內向中興通訊(00763)出售零件產品,另外,美國國委會點名指中興、華為及聯想(00992)進行間諜活動,相信中美角力仍左右大市。本港亦有利好消息支撐大市,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同股不同權上巿諮詢結果將於下周二收巿後公布,新規將於30日起接受申請;由平保(02318)分拆的平安好醫生,將於下周一起招股,將帶動大市氣氛;5月的首季業績公布期,料企業基本面不俗。料下周港股好淡爭持,於30000至31000區間上落。

  港股下周料好淡爭持

  在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一系列改革開放措施,當中大大放寬汽車行業的市場准入。國家發改委其後公布,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通過五年過渡期,汽車行業將全部取消限制。

  內地的汽車製造行業發展日漸成熟,在自主創新品牌和產品品質提升等各個方面表現理想。但國產車的自主品牌在中高級轎車、SUV產品上,與外資品牌比較仍有差距,不能完全滿足內地消費者的需求。為此,不少內地汽車品牌近年在加速海外市場布局,繼長城汽車與德國寶馬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後,北京汽車(01958)與德國車廠戴姆勒的合資公司北京奔馳,日前亦獲北京汽車轉讓生產基地資產,雙方共同投資超過人民幣119億元發展基地,擴大產能。吉利(00175)亦斥資90億美元,收購德國平治汽車母公司戴姆勒集團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正式躋身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

  汽車業內積極成立合資公司,利於提升汽車製造技術及品牌認可度。惟汽車業取消外資股比限制後,外資方可直接在華設全資企業,並可在中國直接生產,中國消費者可省去以往進口車的額外費用,市場憂慮或降合資企業的合同存續期,影響其合資優勢。

  筆者認為,汽車業取消外資股比限制仍有五年過渡期,合資優勢不會即時消失,加上外資企業若在國內興建生產基地,將涉及較大的基建投資,故與本地車廠合作仍有一定吸引力。雖對外資車企進入內地市場會構成競爭壓力,但相信對中小型汽車品牌影響較大,或將引發新一輪的企業淘汰賽,整合市場長遠更有利龍頭企業搶佔市場份額。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及未持有上述股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