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金管局近日三度入市承接港元沽盤,市場反應大致溫和。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表示,相對金管局早前增發400億元外匯基金票據,今次承接的港元沽盤規模相對不大。她續說,港元走弱主要源於擴大的港美息差,而非反映資金外流風險加劇,因此沽港元的規模也較為有限。即使金管局入市承接沽盤,幅度也可能較為溫和,不至於引起市場震盪。
大新銀行(02356)經濟師溫嘉煒表示,港元同業隔夜拆息仍然貼近「零息」水平,反映本港資金非常充裕。由於港元拆息短期內未必快速抽升,港元很大機會在接近7.85水平徘徊一段時間。參考港元利率掉期市場,一年期掉期利率為1.76厘,反映市場預期3個月Hibor一年後有機會上升大約50至60點子。溫嘉煒表示,若拆息如掉期市場預示般「溫和回升」,相信對經濟及資產市場的衝擊「相對有限」。
拆息下季或顯著上升
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目前仍達到1735億元的極高水平。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出,參考過往經驗,估計金管局需要持續干預27日,才能使總結餘回落到200億元的正常水平;不過,金管局「不太可能需要每日干預」,故港元利率正常化可謂前路漫漫。林俊泓預期港元拆息在今年第三季才有顯著上升壓力,1個月Hibor在年底有機會升至大約1.6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