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認為,商業銀行應當積極關注「新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趨勢,抓住政策利好條件下「新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相機培育商業銀行轉型新動能 資料圖片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期間,「新經濟」受到熱烈關注。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依賴信息技術、商業實踐和經濟政策的良性互動,「新經濟」有望帶來巨大效益。商業銀行應當積極關注「新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趨勢,抓住政策利好條件下「新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相機培育銀行轉型新動能。/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何飛
一、中國「新經濟」發展內涵
中國「新經濟」概念起源於新技術。在2014年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在2015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他進一步強調,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創造歷史性機遇,催生智能製造、「互聯網+」、分享經濟等新科技、新經濟、新業態,蘊含着巨大商機。
中國「新經濟」發展目標是培育新動能。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濟發展必然會有新舊動能迭代更替的過程,當傳統動能由強變弱時,需要新動能異軍突起和傳統動能轉型,形成新的『雙引擎』,才能推動經濟持續增長、躍上新台階。當前中國發展正處於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
中國「新經濟」範疇廣、涉及一二三產業。2016年,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面闡述了「新經濟」範疇,他指出「新經濟的覆蓋面很廣泛、內涵很豐富,涉及一、二、三產業,不僅僅是指三產中的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及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也包括工業製造中的智能製造、大規模的定製化生產等,還涉及一產中有利於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股份合作社,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等。」
二、發展成效及未來機遇
透過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稱「報告」),可以看到中國「新經濟」發展已經取得顯著成效:
一方面,報告回顧了中國「新經濟」發展中出現的重大技術創新及相關成果。報告指出,「五年來,中國的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5%提到57.5%。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等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同時,深入開展『互聯網+』行動,推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
另一方面,報告對一二三產業中「新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業態、新模式進行了描述。報告指出,「五年來,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進工業強基、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等重大工程,先進製造業加快發展。出台現代服務業改革發展舉措,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異軍突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型經營主體大批湧現。推動傳統消費提檔升級、新興消費快速興起。」
此外,報告進一步提出了2018年發展壯大新動能的舉措。報告指出,「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新經濟」為金融業帶來諸多機遇:
一是「新經濟」將孕育更多「獨角獸」企業,帶動金融服務需求提升。由於獨角獸企業通常處於高成長階段,其在發展中的金融服務需求將越來越大,同時,「新經濟」發展將助推更多企業成長為獨角獸。在此過程中,為這些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將成為金融機構新的利潤增長點。
二是「新經濟」中的技術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將為金融機構轉型提供有力支撐。例如,絕大部分金融機構都已經開始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重構自身體系架構,基於新興業態實現金融服務模式創新,並且已經取得顯著成效。
三是與「新經濟」相關的一系列政策將為金融機構業務開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過去幾年裏,國家出台了一系列促進「新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例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伴隨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金融機構在服務新經濟、支持培育新動能上迎來重大機遇。
三、商業銀行建議
當前,商業銀行應當積極關注「新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趨勢,抓住政策利好條件下「新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相機培育商業銀行轉型新動能。具體而言,商業銀行可以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商業銀行要加快研究支持服務「新經濟」的政策和策略,開闢業務新藍海。當前,商業銀行已經在積極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助力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在此基礎上,商業銀行應當繼續鞏固先行優勢,借助「新經濟」發展熱點,研究支持服務「新經濟」的政策和策略,以搶抓新機遇。
二是商業銀行可重點關注具有高成長潛力的「獨角獸」企業。一類是電子商務、金融、文化娛樂等與銀行客戶、場景密切相關且具有高成長性的「獨角獸」企業,另一類是政策傾向支持的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等四類國家戰略性新經濟企業。
三是商業銀行可制定支持「新經濟」企業發展的專項信貸方案。當前,「新經濟」範疇廣泛,覆蓋一二三產業,結合「新經濟」在不同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商業銀行專項信貸投向,建議面向公司板塊設立支持「新經濟」企業的專項信貸方案。
四是商業銀行可加強與「新經濟」企業合作。其中包括三方面:一是與擁有大數據、雲計算、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的「新經濟」企業加強技術合作,以促進商業銀行相關技術完善及前沿技術應用;二是與擁有客戶流量、數據資源的「新經濟」企業加強業態合作,以助力解決商業銀行當前面臨的客戶基礎薄弱及外部數據匱乏問題;三是與擁有創新發展模式的金融科技類「新經濟」企業合作,以助力商業銀行在線上金融、金融科技發展上的模式創新。
五是商業銀行需提前做好服務「新經濟」的風險防範工作,在必要時加強與監管部門的溝通交流。儘管「新經濟」發展得到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但由於有關技術、業態及模式創新尚不夠成熟,部分甚至還處於起步階段,故商業銀行在服務「新經濟」發展時要提前制定好風控方案,並做到既符合商業銀行總體風險偏好要求,又能夠針對「新經濟」增加風控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以力爭獲取最大收益。同時,在服務「新經濟」的過程中,要及時關注國家政策變化,必要時應加強與監管部門的溝通交流,實現合規與創新的有效平衡。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