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 洪灝
不僅僅是常規的貿易戰爭:在根據301條款進行了七個月貿易調查之後,美國計劃向約1300種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這些商品很可能分布在戰略性行業,如信息技術、機器人、高鐵、新能源汽車和先進的醫學技術。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項目遠遠超出了最初提議的鋼鐵和鋁進口關稅。它們囊括了中國正在自主迅速追趕的行業,同時也是中國「大國崛起」的國家戰略的支柱。
鑒於這些微妙之處,我們不可低估貿易爭端升級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的後果。中國回應的武器包括採取針鋒相對的關稅,比如可能會對美國農產品進口徵收關稅;干預美國公司在中國的運營;甚至減少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投資等。美國貿易代表Lighthizer的團隊現在有不超過15天的時間發布一份針對該稅的特定商品的清單;然後是為期30天的評論期;其後關稅將生效。
中國儲蓄大規模回收渠道的終結?之前,中國用從出口獲得的美元,然後購買美國國債,這其實就是中國儲蓄和美國國債之間的大循環。換句話說,勤勞的中國幫助了不儲蓄的美國。在推動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同時,這個儲蓄回收過程有助於保持美國的通脹和長期國債收益下降。然而,隨着貿易糾紛不斷升級,中國的出口可能會受到影響;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和美元匯率也將不能幸免。
市場波動性未消退
在中國股市泡沫從2015年年中至2016年初破裂之後,2016年以來全球儲備資產一直在復甦。與此同時,美國的貿易平衡卻一直在惡化,與美元的疲軟並存。可想而知,這種事態發展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美國民粹主義的抬頭,從而也導致了我們當前所面臨的貿易爭端。
市場仍充滿風險:儘管市場悲觀的條件反射可能吸引了一些人迫不及待地進行交易,但我們注意到短期內市場能見度很低。在筆者題為《狗年:2017年的領悟》的報告中,已經預警了即將到來的市場拋售潮。在後續報告《市場危機》中,筆者建議投資者不要急於抓下跌的飛刀,市場波動性還沒有消退。
如果爭端升級,它將從根本上改變全球經濟增長的前景,而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最近已經達到頂峰,並將提升通脹壓力。如果這種最壞的情況發生,所有的投資都將功虧一簣。雖然我們希望這些雜耍只是特朗普談判策略技巧,但我們不能把投資策略寄託在希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