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香港玩具產業歷史

時間:2018-03-19 03:15:36來源:大公網

  開拓

  •二次大戰前,香港已有鐵罐廠兼營鐵皮玩具。

  •戰後塑膠成為工業新興原料,大量塑膠廠於本地開立,生產各種日用品及塑膠花。

  •玩具逐漸獨立於塑膠生產,成為新興工業。

  出品

  •60年代中期,玩具製造成為香港塑膠業的最大範疇。

  •本地玩具商歷年推出自家研發產品,品質優良。

  品牌

  •隨着海外及日本的生產成本上漲,海外品牌紛紛來港尋找廠商代工生產(OEM),大力提升本地玩具生產規模及技術。

  •1972年起,香港成為世界最大玩具出口中心。

  拚搏

  •1968年,全球最大型的德國紐倫堡玩具展主辦單位拒絕設立香港展廳,香港貿易發展局只好以拖車停泊於展場外的停車場,充當作為臨時展館。

  •1972年,香港終於獲邀參展,本地玩具正式邁向世界。

  •自1938年工展會起,推廣本地玩具的平台不斷擴大,現時貿發局舉行的香港玩具展規模為全球第二大。

  標籤

  •英殖時期,香港出品的玩具多採用Empire Made標記。60年代有玩具商轉用Made in Hong Kong,可惜香港不為人知,產品被大量退回,無奈下重用Empire Made或Manufactured by a British Corporation。

  •70年代初,產地標記才改為Made in British Crown Colony of Hong Kong或Made in Hong Kong。

  •及後大批工廠北移,但很多外國品牌的玩具仍由港商生產,所以很多「外國玩具」實際上是「香港玩具」。

  名人

  •香港很多名人均是依靠塑膠業或玩具業發跡:

  蔣震─創立震雄集團,

  人稱「注塑機大王」;

  田家炳─創立田氏塑膠廠,  後成立「田氏化工」;

  李嘉誠─初期生產塑膠花,後轉投塑膠玩具;

  王廷歆─創立華懋集團,早年為美國塑膠供應商的香港獨家代理。

  資料來源: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玩具協會、香港玩具廠商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