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財爺」不「加注」恐難過關/關 昭

時間:2018-03-03 03:19:38來源:大公網

  陳茂波首份財政預算案發表後,各方反應本來不錯,但連日經立法會政黨議員及一些輿論文章批評後,情勢有一點逆轉,不「派錢」更成了被質疑的焦點。

  昨日,立法會各大政黨團體不約而同都就「派錢」問題表了態,聲言若下周一「財爺」不拿出「加注」方案,就不會讓預算案通過……。

  看來,來自立法會以及部分輿論的「反彈」,是超出陳茂波意料之外的。本來,預算案已經在一千三百八十億盈餘中拿出四百多億用於「關愛共享」:綜援果金長津「出三糧」、每季寬免差餉二千五、中產退稅最多三萬、貧困學童派二千、長者醫療券加一千……,已經努力做到兼顧各階層「雨露均霑」,不想到頭來還是未能令各方滿意和「收貨」。照眼前情況看來,預算案不作一點修改,恐怕過不了關。

  事實是,眼前「財爺」面對的並不僅僅是一個財富再分配的問題,而是與當前的社會氛圍有關:立法會「三‧一一」補選在即、高鐵「一地兩檢」進入立法關鍵、「佔中」及「旺暴」案仍未審結、加上這是林鄭政府首份預算案、兩地經濟融合大勢難擋,都令到立會政黨議員和各種政治勢力「磨刀霍霍」、劍拔弩張,對財政預算案這塊送到口邊的「肥豬肉」是不會輕易放過的,建制派也好、反對派也罷,誰會不做「闊佬」呢?

  面對此種社會氛圍,「財爺」如果未能及早作出正確的判斷和回應,「被動捱打」就是免不了的。當然,「派」了也不等於就「萬事大吉」,反對派屆時又會從另一個角度來作出反對,但市民現金到手,直接快捷分享到紅利,總是高興的,反對派要想做反面文章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更何況,在現行預算案下,的確有那麼一部分自食其力、不拿綜援、冇份退稅又冇樓的低收入家庭是什麼「着數」也拿不到的,情況需要正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