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香港無法迴避的三重挑戰/楊 堅

時間:2018-02-12 03:15:40來源:大公網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國家已邁進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新階段。2018年,也是中共十九大指引的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的開局之年。2018年,全球重心由西方(歐美)向東方(亞洲)轉移開始進入決定性階段。這三方面相互結合,使得香港面對無法迴避而必須應對好的三重挑戰。

  進入21世紀後,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展開空前全面深刻調整,其核心是全球重心由之前500年一直在西方開始向東方轉移。

  從2008年美國爆發「百年一遇」金融危機、引發2009年全球性經濟嚴重衰退,到2017年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展開空前全面深刻調整的第一階段,其主要特徵是——西方國家普遍陷入經濟政治社會制度前所未有的嚴重危機,美國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的地位明顯下降,西方在全球治理架構和體系的優勢明顯減退;相比較,中國、印度等亞洲新興國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明顯上升,全球重心東移的趨勢形成。

  美國不甘心全球重心東移,試圖加以阻止。2017年12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其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NSS),標誌着美國的全球戰略發生重大調整——把中國和俄羅斯定義為「修正主義大國」(Revisionist powers),視作美國的主要對手。

  2018年1月19日,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發布《國防戰略》報告,宣稱:「國家間戰略競爭,而非恐怖主義,是現在美國國家安全的首要關切。」並點明,主要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長期戰略競爭」,是美國繁榮和安全所面臨的核心挑戰。

  2018年1月30日,特朗普發表其首份國情咨文,重申中國和俄國是挑戰美國利益、經濟和價值觀的對手。

  如何應對中美關係起伏

  美國的全球戰略調整,不是特朗普政府的率性之舉,而是代表了美國的主流觀點。美國全球戰略調整,是在中國領導人的預料之中。中美關係任何起伏,都必定影響香港與西方的傳統聯繫,這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日子香港面對的第一重挑戰。

  從美資在香港的既得利益考慮,美國不願意香港亂,但是,從對付中國這一戰略角度考慮,一個繁榮穩定持續發展的香港不為美國所願見。美國不會放鬆對香港內部事務的干預,會增加對「拒中抗共勢力」的支持。「雙學」三人被12名美國國會議員聯署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便是最近事例。

  當前和今後一段日子,香港面對的第二重挑戰,是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進一步擴大開放的下一階段香港如何發揮作用並得益?

  中國改革開放前40年,主要是借鑒西方成熟的市場經濟經驗,主要是向西方國家開放。香港以其二次大戰結束以來依靠西方取得迅速發展的經驗,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擔當了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唯一橋樑和中介的角色,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依然是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最重要的橋樑和中介。然而,自中共十八大後習近平主席倡導全面深化改革和「一帶一路」以來,中國改革開放向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向全球各國開放、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轉化。香港熟悉西方的優勢依然用得上,但是,需要加強對傳統意義上的非西方國家的了解和接觸。換言之,以往香港高度開放主要是向西方,從現在起香港需要向其他國家開放。

  美國傳統基金會連續24年授予香港以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桂冠,從一個角度看是香港的榮耀,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很可能掩蓋了香港的缺陷。一個很顯然的問題是:為什麼在傳統基金會看來甚「不自由」的中國經濟在過去24年間迅速崛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在近些年持續擔當全球經濟增長最強引擎?

  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以上兩重挑戰,使香港面對的第三重挑戰更嚴重也更緊迫,這就是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美國視中國為主要對手的「主戰場」是在國際貿易領域,不僅企圖改變美中貿易格局,甚至企圖改變全球多邊貿易格局。無論是對貿易流向的衝擊還是對世貿組織規則的衝擊,必定影響香港對外貿易。外貿是香港經濟也是香港居民的生命線,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不可低估這一方面的影響。

  全球金融市場依然由美國主導。美國宣布中國是其主要對手之一,不僅將增添人民幣實現充分可兌換和國際化的最後階段的困難,而且,會加劇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和整個金融市場的動盪。

  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必須清醒地認識,香港在二次大戰結束以後長達三四十年完全依靠西方發展的歷史是早已一去不復返了,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裏香港在國家與西方之間擔當的橋樑和中介角色,將因為美國視中國為主要對手而承受越來越緊張而沉重的張力。無論是為了香港的自身發展,還是為了香港在國際風雲變幻中的自身安全,香港都必須堅定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資深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